发表时间: 2024-12-29 18:29
在小区散步,常常能看到这样的场景:别人家的狗狗乖巧地跟在主人身边,步伐轻盈,听到指令立马响应,还时不时亲昵地蹭蹭主人;反观自家狗狗,不是撒欢乱跑,扯着牵引绳像要去 “冲锋陷阵”,就是对呼唤充耳不闻,一门心思扑在路边的花花草草上。
同样是养狗,为何差距如此显著?
其实,这背后涉及诸多因素,从训练方式到日常陪伴,从狗狗品种特性到成长环境,每一点都在塑造着狗狗独特的习惯,让我们一起来探寻其中奥秘。
“别人家的狗” 之所以听话,往往是主人在训练上下足了功夫。
从幼犬时期,就耐心地用零食奖励、温柔引导,反复练习 “坐下”“趴下” 等基本指令,让狗狗明白什么是正确行为。
而自家若疏于训练,狗狗就不懂规矩,出门乱冲,在家捣乱。
训练需要时间与坚持,每天固定花十几分钟练习,狗狗渐渐就会养成好习惯,变得乖巧懂事。
狗狗极度渴望陪伴,“别人家的狗” 与主人相处时,主人全身心投入,一起玩耍、互动,狗狗感受到爱与关注,性格温顺。
自家若常把狗狗晾一边,它为吸引注意就会捣蛋。下班后陪狗狗玩会儿飞盘,摸摸它的头,给予足够精神慰藉,狗狗情绪稳定,行为也更讨喜。
不同品种性格大不同,像边境牧羊犬聪明易驯,“别人家” 若养边牧且善引导,狗狗能展现高智商优势;
自家养哈士奇,天性活泼好动、好奇心强,就较难安静,易出现拆家行为。
了解品种特性,因材施教般训练,才能让狗狗扬长避短,和 “别人家的狗” 一样出色。
常出门社交的狗狗更自信从容,“别人家的狗” 常被带去公园、宠物聚会,接触同类与人群,学会友好相处;
自家狗狗若宅在家,出门易胆小或具攻击性。
定期带狗狗社交,从短暂接触到长时间玩耍,在社交中逐渐适应外界,社交能力提升,行为举止也会更得体。
“别人家的狗” 犯错时,主人会及时纠正,态度坚决,让狗狗知道界限在哪。
而自家有时过于心软,狗狗咬坏东西,只是口头说说,并无实际制止,久而久之,狗狗越发肆无忌惮。
明确奖惩,该罚时不手软,比如狗狗乱咬就关禁闭几分钟,让它明白错误行为不可为,才能培养出守规矩的乖狗狗。
结语:
亲爱的铲屎官们,了解这些原因后,是不是对改变自家狗狗有信心了?
你家狗狗有啥独特个性,快来分享,一起让狗狗成长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