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7 15:29
清晨的阳光洒在窗台上,空气中弥漫着冬日的凉意。叶然站在医院的走廊里,双手紧紧攥着报告单,手心已满是冷汗。她是个29岁的初中语文老师,温柔又敬业,深受学生喜爱。可这一刻,她脸上的紧张掩盖了所有的平日自信。
一个月前,她开始频繁腹胀,吃饭后感觉胃部堵得慌,还时常隐隐作痛。本以为只是工作忙碌、饮食不规律引起的“胃病”,她随便买了些胃药,想熬一熬就过去了。谁知,症状却越发严重,最近几天,连饭都难以下咽,还伴随恶心呕吐。
“不可能这么严重吧……”叶然喃喃自语,但心里的不安在一点点扩大。为了确认,她抽空做了一次胃镜。
今天拿到结果的她,彻底崩溃了。胃镜报告上赫然写着:胃窦部占位,考虑恶性可能。
初步诊断:揪心的真相
叶然被安排到消化内科找主任医师刘江复诊。刘医生是一位有30年经验的老专家,沉稳儒雅,带着一副金丝眼镜。他坐在诊室里,正翻看着叶然的检查报告。
“叶老师,别太紧张,我们详细聊一下。”刘医生放下报告单,语气温和,眼神却透着严肃,“你平时的生活习惯怎么样?吃饭时间规律吗?有过类似病史吗?”
叶然抿了抿嘴,缓缓开口:“我吃饭不太规律,经常赶时间就吃快餐……但也没什么特别的病史,除了胃不舒服,好像也没别的问题。”她停顿了一下,又补充道:“不过,最近几年,我基本喝的是桶装水,方便嘛,就没管太多。”
听到“桶装水”三个字,刘医生眉头微微一皱:“桶装水你用多久了?每次 多久更换一次桶?”
“应该……三年了吧。换水的频率不固定,有时候桶里的水用不完就放着,也没特别注意。”叶然的声音越来越低,心里有些忐忑。
“嗯,”刘医生点了点头,又问,“家里有没有人有癌症病史?”
叶然摇了摇头:“没有。”
刘医生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胃窦部占位,初步考虑是胃癌,但具体情况还需要进一步确诊,比如病理活检。不过你的生活习惯,包括饮食和用水习惯,确实有可能是诱因之一。”
追溯胃癌的病因:无知的代价
拿着住院通知单的叶然,整个人像是陷入了冰窖。她不明白,自己年纪轻轻,怎么就会得胃癌?
第二天,在刘医生的耐心建议下,她住进了医院,开始进行CT、病理切片等一系列检查。结果出来了:胃窦部中分化腺癌,癌细胞已有局部浸润,但尚未广泛扩散。
刘医生将叶然和她的家属叫到办公室,耐心解释道:“胃癌的形成和多种因素有关,比如幽门螺杆菌感染、长期饮食不健康、高盐饮食、烟酒刺激,甚至像你说的桶装水使用不当,也可能成为间接诱因。”
“桶装水?”叶然的父亲愣住了 ,“喝桶装水也会得癌症?”
刘医生点了点头,拿出几份研究资料:“如果桶装水长期不清洗、存放过久,可能会滋生微生物,尤其是绿脓杆菌等细菌。这些细菌可能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水进入消化系统,引发慢性炎症,长此以往增加胃癌风险。此外,劣质桶装水的塑料桶中,可能含有劣质材料,在高温环境下会释放致癌物,如双酚A(BPA)。”
他翻开一篇研究报告,指着数据说道:“根据《柳叶刀》一项流行病学研究,饮用不安全水源的人群,消化系统癌症的发生率比安全水源人群高出2倍以上。另外,2022年的一项国内研究显示,超过60%的胃癌患者,都存在饮食或饮水卫生习惯不良的情况。”
叶然的母亲听得泪眼婆娑:“这不就是无知害人吗?我们也不知道桶装水还有这么多讲究……”
“叶老师的情况幸运在于,发现得不算晚,手术治疗可能会取得比较好的效果。”刘医生继续说道,“胃癌早期或局部中期患者,通过手术切除胃癌病灶,再结合术后的化疗或靶向药物治疗,五年生存率可达70%以上。”
听到“70%”,叶然稍稍松了一口气,但仍有些担忧:“刘医生,我还能正常工作吗?”
刘医生微微一笑:“短期内需要好好休养,术后饮食也得调整,比如少盐少油,避免过烫食物。术后恢复得好,你仍然可以回到讲台上教书。”
从教训到警示:健康生活很重要
手术当天,叶然的手一直攥着母亲的手,满脸的紧张。幸运的是,手术进行得很顺利,医生切除了病变的胃窦部组织,并将附近可疑的淋巴结一并清除。术后,叶然在重症监护室观察了两天后转回普通病房。
在病房里,叶然和刘医生有了更深刻的一次对话。
“刘医生,我以后应该注意些什么?”她一边虚弱地问,一边想起了自己的学生,“我很害怕,这样的事还会发生在别人身上……”
刘医生语重心长地说:“胃癌的发生确实有遗传和环境的双重因素,但很多时候,我们生活中的‘不在意’,会成为最大的风险。比如,桶装水一定要定期更换,饮水机也要定期清洗;饮食上,尽量少吃腌制食品和高盐食物;每年体检时,建议做一次幽门螺杆菌筛查。如果你身边的家长或学生问起,你可以告诉他们,这些小习惯真的很重要。”
叶然点点头,眼里带着决心:“我一定会告诉我的学生和家长,让他们都注意自己的生活细节。”
胃癌的防治与全球数据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发布的数据,胃癌是全球第五大常见癌症,每年约有100万人被确诊,其中超过50%的病例发生在东亚,尤其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中国的胃癌发病率位居世界前列,其中高盐饮食、幽门螺杆菌感染、不安全饮用水等是主要诱因。
此外,《新英格兰医学杂志》曾报道,幽门螺杆菌感染是胃癌最主要的风险因素之一,但通过规范的根除治疗,胃癌风险可降低近50%。
对于普通人来说,预防胃癌的关键在于:
三个月后,叶然逐渐恢复了健康,她再次站在了讲台上。她将自己的经历改编成了一堂生动的健康教育课,提醒学生们关爱自己和家人的健康,警惕看似不起眼的生活习惯。
“健康,是我们能给自己和爱的人,最重要的礼物。”她在黑板上写下这句话时,教室里响起了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