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02-18 17:51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正月初十,是今年的雨水节气。
《月令七十二候集注》写,“正月中,天一生水,春始属木,然生木者必水也。 ”
故而,立春之后,便是雨水。
至此时,东风解冻,冰雪消融,散而为雨。
看了新闻播报,哈尔滨的冰雪大世界,已有部分冰雕开始消融。
北国风光,早已不是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而是雪渐少,雨渐多,草木开始萌动。
而南方,则迎来一段多潮湿、多阴雨的早春天。
桃李含苞,梢头柳绿。
雨水的“雨”,拥有滋润万物生长的力量。
是僧志南的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是朱淑真的润物有情如着意,滋花无语自施工;
是王伟的山路元无雨,空翠湿人衣;
是李渔的花肥春雨润,竹瘦晚风疏……
雨水节气里,阴雨迷离,自带浪漫气质。
然而,正月十五还没到,圈内就已看到乌牛早绿茶开采的消息。
入春后,一众茶友最关键的应季话题,在于春茶开采。
“为什么同样是采茶,有的2月就采,有的要等到3月,而有的要等到清明谷雨之后?”
关于各地春茶开采时间快慢节奏不一的问题,从以下4点能窥见端倪。
《2》
一、地区不同。
二月雨水,正值早春。
此时,南北自然物候 差别很大。
北方多地,只是降雪少了,河面上的冰层开始消融,但尚未有明显春天气。
而南方多数地方,已是桃花梨花次第开的热闹早春景象。
花海公园里,油菜花开成了一片海,一派欣欣向荣。
除了南北差距外,连春茶开采,也受地域纬度分布影响。
低纬度的温暖地带,茶树能更快完成生长积温,发芽时间更快,采茶时间更早。
而一路往北,平均气温渐低,春茶开采则要稍缓一些。
眼下,正是二月中,元宵节还没到。
茶叶圈子内,近期能看到春茶开采报导的茶园,多数集中在天气温暖的地区。
譬如,海南早春茶,贵州普安绿茶,云南江城春茶等。
越往南,越靠近赤道,春茶开采时间越早。
而浙江、安徽、福建等地的茶园,多数还处在生长积累期。
距离开采,为时尚早。
只要等到天气正式回暖,茶树达到生发新芽所需的生长活动积温,枝梢间才会冒出新绿。
春到人间草木知,而在当下,不能太心急。
《3》
二、海拔高度不同。
地形地势会影响植物的生存与分布。
因势利导,是植物们的生存智慧。
海拔高与低,地势陡峭与平缓,坡度和缓等,都存在影响。
有爬山爱好的茶友们,能明显观察出,登山途中的植被变化。
陡峭地势与急降地形,少有高大植物,仅有稀疏灌木、攀援植物,以及少部分耐贫瘠的灌木。
而相对平坦的山地,则是林木茂密,花草繁杂。
再说回正题,受到海拔地形影响,也会影响茶叶开采时间。
白居易写过,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
茶园所处的海拔高度不同,开采快慢有别。
譬如,同样都是福鼎白茶。
但每年采春茶时,种在山脚平地的茶园,都会比山上快 几天。
这是因为,随着海拔的升高,气温会逐渐降低,相对湿度在逐渐加高。
平均每升高100米,气温自然下降0.6摄氏度。
假设这片茶园,分布在700-800米的高山区域,平均温度比山下低了4-5度。
由于气温低,茶树更能耐下性子,不疾不徐的生长。
也由于高山气温低,在开采后,茶树枝梢间的新生芽叶持嫩性更强,叶片更莹润。
牵一发动全身的道理,在此时演绎得淋漓尽致。
《4》
三、树种影响。
过年时,去郊外赏了桃花。
二月份的福州,天气乍暖还寒,看着枝梢间半开半放的桃花,只觉得嫣然含情,特别娇俏。
当时还在奇怪,为什么三月还没到,今年的桃花开得这么早。
后来才知道,这是早桃花。
观赏桃花的品种,纷繁复杂。
有单瓣桃花,有白桃粉桃,有早有晚。
或简洁大方,或秀丽可人,凑成了“山花烂漫”的春景图。
和桃花品种一样,茶树的品种同样五花八门。
有灌木型、乔木型、半乔木型;
除了常见的绿叶品种外,也有白化种、黄化种、紫芽品种;
有的叶片细小,叶脉平缓,而有的叶张大,叶脉粗壮;
当然,按发芽时间快慢不同,也有早生种、中生种、晚生种的差别。
绿茶圈内,这些年最出名的早生品种代表,非乌牛早茶树莫属。
乌牛早茶,自身有明显经济优势。
扦插繁殖力强,发芽早,容易推广,发芽密,适应性好。
作为新培育的良种,这些年在多个绿茶产区,都有推广种植。
每年到了二月,率先在圈内打响当年早春绿茶开采旗号的,也往往是出自乌牛早。
比起传统绿茶树种,譬如,龙井绿茶当中的龙井菜茶,开采时间早的可不止一点。
当然,除了绿茶圈内的乌牛早外,早生种茶树在各个茶类都不乏见。
以品种众多的武夷岩茶为例。
黄观音、金牡丹、黄玫瑰、瑞香等小品种,采茶时间要比水仙肉桂早得多。
这些由茶科所专家培育出来的早生品种,拥有自身优势。
至少,适当种植早生种,能避免春茶采摘时间撞车。
不然,全部都挤到一块,在四月底五月初时与水仙肉桂等主流品种采摘高峰期“撞档期”。
遇上人手不足,安排不过来。
白白错过了最佳适合采茶阶段,就太可惜了。
《5》
四、采茶要求不一。
有的茶,只取单芽。
有的茶,取一芽一叶。
有的茶,取两叶一芽。
有的茶,主要采摘茶树嫰梢一芽三叶到四叶。
而有的茶,以乌龙茶为主,包括岩茶与铁观音等,它们一概强调“开面采”。采茶时不含芽头,只是采下嫰梢的成熟开面青叶。
由于“选料标准”不同,春茶开采时间永远不会站在同一起跑线。
按需选择,才是正确思路。
毕竟,不是所有的春茶都是采越嫩越好。
江浙一带的绿茶,追求原料细嫩,有“明前茶贵如金”的说法。
但武夷岩茶不然。
如果强行让岩茶嫩采,追求“明前茶”、“雨前茶”,无疑是乱弹琴。
毕竟,岩茶工艺复杂,既要做青,又要焙火。
采下太嫩的原料后,揉捻难以呈现,焙茶没法顺利焙出效果,反而做不出好茶!
《6》
雨水至,山川染色。
秦观填过一首词,词牌名是《好事近》。
“春路雨添花,花动一山春色。时行到小溪深处,有黄鹂千百。”
花溪深处,细雨落下。
入眼之处,繁华满路,山川尽染春色。
风轻云淡,天朗气清,黄鹂声脆,随意躺卧,神清气爽,好不畅快。
过了雨水,下一个节气是惊蛰。
在这个春风送暖,万物复苏,春雨滴答的阶段,有些话在每年的春茶季都要重复一遍。
看待春茶开采,不能心急。
采摘时间早,不一定代表品质好。
各地春茶情况不一,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
瓜熟蒂落,水到渠成。
等到最佳适宜采摘的阶段,才能做出无比清鲜醇爽的美妙春茶!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