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探寻古蜀大石崇拜:天涯石街60个街巷印集

发表时间: 2023-12-09 08:00

探寻古蜀大石崇拜:天涯石街60个街巷印集


天涯石街名字的由来

来源于这条街上的一块充满神秘色彩巨石

“天涯石”。


天涯石,是一块下部深埋土中的石头,地面部分高213厘米,上宽43厘米,下宽105厘米,厚27厘米,为粗质砂石。


对于该石,宋、元、明、清历代皆有记述。

唐初骆宾王曾以‘地角天涯渺难测’咏吟此石


宋朱秉器以“曳之皆摇摇可引,撼之则根不可穷”

赞扬此石巨大埋藏之深

这种说法在‬20世纪60年代得到了证实

说当时天涯石

被人卖力地挖了几天都未见底。


明代谈迁的《枣林杂俎》也有记载:“成都有天涯海角二石。天涯石在中兴寺,故老传云,人坐其上则脚肿不能行,至今人不敢践履。海角石在罗城内西北隅角,高三尺,以有庙,今不存。”


而关于天涯石的来历

民间也有很多传说版本。


第一种说法是女娲补天,不小心把一块石头掉落在这里,百姓对这块“天上来石”顶礼膜拜,便称之为“天涯石”,也有人说它是从玉皇大帝宫殿围栏上掉下的石头。


另外还有一种说法,传说古时候这里有一个深不见底的大洞,每年都会涌出大水淹没城区,百姓苦不堪言,便祈求神灵保佑,上天便降下巨石堵住大洞,为此百姓称此石为神石,取名为“天涯石”。


这些神话传说

都来源于古蜀人对巨石的崇拜。


因
为古蜀先民在岷江上游“累石为室”

迁移到成都平原后

虽然不再居住石石

但依旧保留着树立大石、崇拜大石

来寄托对祖先及其生存环境的习俗

名为大石文化。


在成都平原上大石文化的遗迹不少

经考证

天涯石就是古蜀国‘大石文化’遗址

距今2400多年。


1933؜年

老百姓在这里还为天涯石修建了一座庙宇

常常有祈求平安的善男信女前来烧香许愿。


1981年

“天涯石”被定为成都市级保护文物

如今的天涯石位于天涯石南街


栖身于一个小亭内的玻璃房中

旁边的墙壁上有记载着此石来历与传说的文字

供游人赏阅。

天涯石旁边

是成都著名的成都市天涯石小学。


它虽然成立于2001年5月

但它的前生却‪是百年名校成都商业场小学

也是当时成都东城区最负盛名的小学。


1904年

应清末新政“废科举、办学堂、派留学”之势

在商业场附近总府街上‎的绅商人士支持下

创立了“总府街普淮堂”

设馆为蒙童教读。


民国初年更名“总府街两等小学堂”。1


951年,提出“德育为先,教学为中心,五育并举,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改名“成都市商业场小学”。


2001年

成都商业场小学正式搬迁到现在的天涯石街

与天涯石南街小学合并

取名“成都天涯石街小学”。


天涯石东街

一边是天᠎涯石街小学的北侧围墙

一边是川报锦苑小区。


围墙上是天涯石小学的师生们精心打造的文化墙

诗词与涂鸦并茂

一面面墙壁成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


让天涯石东街变成了一条

校园文化特色的景观街道。


天涯石西街很短

大概就100米

虽然来往行人也不多

却有不少潮店陆续扎根


推荐街口的野放茶肆

‬装修优雅静谧

是一个“向野而生,放肆而长”

自由安心喝茶的好地方。


与天涯石南、西、东街安静祥和相比

天涯石北街却好像是另外一个世界。


这里是一条自然形成的菜市场

有商铺专营的商贩

也有沿街的路边


生鸡活鸭和新鲜水灵的瓜菜堆积如山

满街人头攒动挨肩擦背


讨价还价声不绝于耳

构成了普通市民菜米油盐的生活百态。


这就是天涯石街

因为古蜀先民相信

“万物有灵”而崇拜大石,


才有了默默矗立南街

千年的天涯石

以及沿用至今的街名。


漫步这里

看到充满文化气息的百年小学


新鲜新潮的邻‏里门店

依次排开的沿街摊贩

叫卖声此起彼伏的菜市场


才明白没有刻意的打造和雕琢

烟火与活力的相融相生


才是街道

该有的自然生命和底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