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

发表时间: 2024-12-10 17:07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你必须知道的7件事!

甲氨蝶呤可能是类风湿关节炎(RA)患者最熟悉的药物!

一方面,甲氨蝶呤疗效确切,耐受性好,是国内外的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一致推荐的首选抗风湿药。另一方面,甲氨蝶呤经济性好,是我国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率最高的抗风湿药。

甲氨蝶呤你用对了吗?

尽管耐受性较好,但甲氨蝶呤还是存在诸多注意事项,使用甲氨蝶呤的患者虽多,但错误用药的情况也不少。今天这篇文章,总结归纳了使用甲氨蝶呤需要注意的7个关键点,希望能够帮助类风湿关节炎患者安全、有效地使用甲氨蝶呤。

(一)甲氨蝶呤是抗风湿治疗的首选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一旦确诊,就要尽早使用DMARDs(抗风湿药)治疗,这类药物具有阻止关节破坏和延缓病情进展的作用。治疗类风湿关节炎的DMARDs主要分为三类:

  • csDMARDs——传统合成抗风湿药,包括:甲氨蝶呤、来氟米特柳氮磺吡啶羟氯喹艾拉莫德等;
  • tsDMARDs——靶向合成抗风湿药,包括:托法替布、巴瑞替尼等;
  • bDMARDs——生物制剂,包括:依那西普、阿达木单抗、英夫利昔单抗、利妥昔单抗、托珠单抗等。

其中,csDMARDs是一线药。最新的《2024中国类风湿关节炎诊疗指南》是这样推荐的:

  • RA一经确诊,应尽早开始传统合成DMARD(csDMARD)治疗(1A);推荐甲氨蝶呤单药作为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当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或不耐受时,应选择其他传统合成DMARD(1B)

截止到现在,国际各大RA指南均推荐甲氨蝶呤单药作为RA初始治疗的首选药物。不要看到甲氨蝶呤是抗肿瘤药就害怕,它兼具抗肿瘤和抗风湿作用,用作两种用途时,用法也完全不同。

治疗RA首选药为传统合成抗风湿药(csDMARDs)

(二)哪些患者不能使用甲氨蝶呤?

甲氨蝶呤治疗类风湿关节炎效果显著,但不是所有患者都适用,以下患者需要谨慎或避免使用:

  • ①严重肝功能受损者——甲氨蝶呤主要在肝脏代谢,长期或过量用药可影响肝脏健康,用药期间需监测肝功能。对于本就存在严重肝功能受损的患者,不宜使用甲氨蝶呤,以免进一步损害肝脏。
  • ②严重肾功能不全者——甲氨蝶呤主要通过肾脏排泄,肾功能受损可能导致药物在体内积聚,增加毒性风险。在使用甲氨蝶呤的过程中需监测肾功能,用药前要排查肾功能,严重肾功能不全者不宜使用。
  • 免疫功能严重低下者——甲氨蝶呤具有免疫抑制作用,如果患者免疫功能低下,或存在严重的活动性感染,不宜使用,以免增加感染风险。
  • 妊娠或计划怀孕者——甲氨蝶呤对婴儿有致畸作用,妊娠期妇女不宜使用。甲氨蝶呤在患者体内代谢时间长,计划怀孕者应至少停止使用3~6个月后才尝试怀孕。
  • ⑤过敏者——对甲氨蝶呤过敏或对其药物成分不耐受者禁用。

甲氨蝶呤并非人人适用,过敏者、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孕妇等不宜使用

(三)甲氨蝶呤治疗无效或不耐受该怎办?

甲氨蝶呤在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中的使用率虽高,但治疗无效或不耐受的情况也很常见,出现后该怎么办?

  • ①更换药物——指南推荐RA患者首先单用甲氨蝶呤治疗,如果存在甲氨蝶呤禁忌或不耐受,可改用柳氮磺吡啶或来氟米特单药治疗。
  • ②调整剂量和更改给药方式——对于甲氨蝶呤产生的不良反应,可以通过补充叶酸、减少剂量以及更改给药方式来缓解,甲氨蝶呤除了口服给药,还有静脉给药和肌肉注射的给药方式,注射给药相比于口服给药不良反应相对更少。
  • ③联合用药——如果甲氨蝶呤单药治疗效果不佳,要考虑联合用药,一般先采用csDMARDs的二联治疗,如甲氨蝶呤+羟氯喹、甲氨蝶呤+柳氮磺吡啶等。对于存在预后不良因素的RA患者,还可以采用三联csDMARDs治疗,以及一种csDMARDs+一种bDMARDs(或tsDMARDs)治疗。

类风湿关节炎疾病诊治质控标准及用药规范

(四)甲氨蝶呤的用法

甲氨蝶呤用于类风湿关节炎抗风湿治疗时,用药频率并非每日用药,而是采用每周1次的给药方式(每周固定某一天),常用剂量为7.5~25毫克每周。且不可将周剂量当初每日剂量服用,否则可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甲氨蝶呤常从低剂量开始使用,具体剂量应根据病情、治疗效果及不良反应做及时调整。

口服甲氨蝶呤可在餐后服用或与食物同服,减轻胃肠道不适,对于口服耐受不良或需要更高剂量的患者,可采用注射给药。

类风湿关节炎患者使用甲氨蝶呤需经风湿免疫科医生指导

(五)使用甲氨蝶呤要小心哪些不良反应?

甲氨蝶呤的主要不良反应包括恶心、口腔溃疡、腹泻脱发皮疹等,最需要注意的不良反应为肝损害、肺部损伤、骨髓抑制、肾损害等。

  • ①肝损害——甲氨蝶呤主要从肝脏代谢,长期或过量使用可影响肝脏健康,表现为肝酶升高。长期使用甲氨蝶呤需监测肝功能,严重的肝酶升高需减药或停药。
  • ②肺部损伤——甲氨蝶呤可引起肺间质肺病,老年患者尤其要当心,用药过程中警惕咳嗽、气短等症状。
  • ③骨髓抑制——少数患者使用甲氨蝶呤后可出现骨髓抑制,表现为白细胞减少、贫血,伴随感染风险增加。
  • ④肾损害——甲氨蝶呤及其代谢产物主要从肾脏排出,长期使用需注意对肾脏的不良反应,应监测肾功能。

(六)使用甲氨蝶呤注意补充叶酸

甲氨蝶呤其实是一种二氢叶酸还原酶抑制剂,在抗炎抗风湿的同时也会干扰叶酸代谢,从而导致某些不良反应的发生。在使用甲氨蝶呤的同时补充叶酸有助于降低甲氨蝶呤的不良反应,方法如下:

  • ①剂量——在服用甲氨蝶呤后的第二天,补充5~10毫克叶酸,与甲氨蝶呤的给药时间应间隔24小时以上,48小时以内,过晚会影响效果,过早会影响甲氨蝶呤疗效。
  • ②作用——可减少胃肠道不适、肝功能损害和骨髓抑制等不良反应。

(七)使用甲氨蝶呤的生活注意事项

在使用甲氨蝶呤期间,还有几个生活注意事项需重视:

  • ①避免饮酒——前文已经,甲氨蝶呤具有一定的肝毒性,用药期间饮酒可导致肝损害加重;
  • ②预防感染——甲氨蝶呤会抑制免疫,增加感染的风险,在用药期间应注意个人卫生、避免与传染病患者接触,必要时接种流感疫苗肺炎疫苗;
  • ③定期复查——在用药初期,建议每1~3个月进行血常规、肝肾功能及其他相关指标监测,评估疗效和不良反应;
  • ④合理作息和均衡饮食——用药期间应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睡眠充足、心情放松、合理运动、饮食有节,有助于疾病康复。

使用甲氨蝶呤期间应避免饮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