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中西医结合:213种疾病对照指南,值得收藏!

发表时间: 2025-01-01 11:16

中西医结合:213种疾病对照指南,值得收藏!

我们常听到“病名”“证候”“症状”“体征”“病状”“临床表现”这些词,感觉它们差不多,都跟疾病有关,用来描述或者诊断病情。但在实际使用中,这些词的意思有点乱,边界也不清楚。现在信息化时代,整理清楚这些术语、统一标准变得很重要,这样查资料、做研究会更方便。

什么是病名?

“病名”就是疾病的名字,用来诊断病情,比如说感冒、‮肺炎这种。西医的病名分得很细,什么病理、解剖、影像检查等都有明确的分类,不会搞混。中医的病名相对复杂,比如《简明中医病名辞典》里收了4000多个词条,有些其实是症状,比如“干咳”。有的中医教材和标准也没严格区分病名和症状,比如“腰痛”“咳嗽”,既是⁢症状也是病名。现在大家更提倡“病证结合”,就是说用西医病名确定疾病类型,同时结合中医的证候来诊断病情的阶段,这样病人听得懂,医生也能治得准。

什么是证候?

“证候”是中医的特色,指的是某个阶段身体的综合状态。简单来说,“证候”= 症状 + 体征,也就是我们看到、感觉到的所有表现。比如“寒证‮”是⁦体寒、怕冷、手脚冰凉这些症状加起来的综合表现。

过去“证”和“证候”有点乱,但现在规范起来了,证候就等于证,没有“只有证,没有具体表现”的情况。每个证候都有名字(比如“湿热证”)和类型(比如“肝湿热证”)。建议以后“证”这个字别单独用了,省得大家搞混。

什么是症状?

“症状”是最容易搞混的部分,主要表现在几个方面:

  • 有时‌候症状和病名分不清,比如“咳嗽”既⁣是病名又是症状。
  • 症状和体征混用,比如直接把症状当成体征的统称。
  • 有人把“证候”当成症状,也有人搞不清中医症状和⁩西医症状的区别。
  • 症状和病状也分不清,有些文献把“症状+体征”叫“病状”。

其实‬最简单的理解就是,症状是病人自己能感觉到或表达出来的表现,比如头痛、发热;体征是医生检查能看到的东西,比如脸色苍白、脉搏加快。像尿检指标这种,最好别算在症状里。

以后“症”就代表“症状”,不‍要和“证”混用,也不要再用“征候”“病候”这些代名词了,越简单越清楚。症状应该严格区分开来,凡是病人能清楚表达的主观感受,比如“发热”“恶心”,就归为症状。临床表现可以是描述的短句,但症状一定是词,不是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