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把握春节假期,内在疗愈与成长并行

发表时间: 2025-02-02 20:18

把握春节假期,内在疗愈与成长并行

春节是中国人最重要的传统节日,是团聚,喜庆,分享温馨的时刻。然而,对于不少人而言,春节也可能是人际关系紧张的导火索。

面对亲情牵绊中可能伴随的误解和压力,有的人可以轻松处理,而有的人却一点就炸,非常容易情绪化。

表面上看,好像是性格导致,但如果从心理学的角度去解释这种现象的话,

其实每个脾气比较爆炸的成年人,内在都有一个幼龄的内在小孩在关系中捣乱。

比如,总是很容易因为别人一句话,一个动作或一个表情就开始炸毛,情绪容易激动,而且总是容易感到焦虑,害怕被嫌弃或者是拒绝,

以及经常纠结于各种猜测,这可能意味着你的内心某处还存在着一个幼小的自我。

心理学指出,如果一个人在成长过程中受到过伤害或者打击,而这些伤害没有得到妥善的疗愈,那么她的心理年龄可能会停留在那个受伤的阶段。

于是停滞生长的内在小孩,会在成年后的生活中遇到类似的情景时,触 发那些隐秘的负面情绪,

导致处理问题时不象个二三十岁的成年人,更象个六七岁的小孩,这种现象有个心理学术语叫“退行”。

心理退行(Psychological Regression)指个体在面临压力、创伤或无法应对的冲突时,无意识地退回到心理发展的早期阶段,表现出与当前年龄不符的幼稚行为、情绪或思维模式。这是人类心理防御机制的一种,通过“回到更安全的过去”来暂时逃避现实中的痛苦或焦虑。

一个成熟的人在与他人发生争执的时候,会尝试通过沟通和理性思考来解决问题。

但处于退行状态的人可能会表现的更加的冲动,容易因一点小事就发脾气,崩溃大哭或是乱扔东西,撒娇赌气等儿童化方式表达需求。

有些从小“乖孩子”标签中长大的人,也可能不发脾气,表现得情绪稳定,但很容易在冲突中表现焦虑,会用讨好的方式过度依赖他人,会频繁问“我该怎么办?”

不仅如此,一个心智不成熟的人,还会呈现一种行为幼稚化的表现,

比如突然暴饮暴食,逃避责任,在伴侣面前表现得像“巨婴”,对父母过度顺从或拖延之类的

遇到问题,常用“非黑即白”的极端思维看待,情绪表达行为多于语言,比如黑脸或吵闹等方式引起关注......

如果你发现自己正处于这种状态,建议你重新养育一遍自己:

如何做到呢?

有一种说法叫作“看见即疗愈”,可以通过关注自己的情绪,来关照内在的小孩,找到与其链接的入口,疗愈内在小孩,把自己重新养育一篇。

具体操作如下:

第一步:识别情绪

情绪来临,感觉很不舒服,想发火或是想怼人时,去感受这种不舒服在你身体上的感受是什么,哪里最不舒服?

第二步:释放情绪

然后把注意力集中在这个不舒服的部位,用手对它进行轻柔地按摩,告诉它,我感受到了你的紧张(疼痛或其他感受),

在心里默念:“我会好好地体会你,感受你,看见你。我会安抚你,感谢你,谢谢你提醒我要更仔细地爱我自己。”

直到痛苦的感觉慢慢离开,没离开也没有关系,慢慢来。

如果你平时对身体的感受不敏感,也可以试着把情绪在身体上画出来

你可以直接把这张图打印下来,然后拿一些彩色的笔,用不同颜色的笔代表不同的情绪,将它们在身体哪个部位感受明显,就在这张人体图上标出来。

多练习几次,当这种情绪再次出现时,你就能很快速地识别出来,并用呼吸或是按揉的式,帮助情绪流动。

第三步,对话情绪

当处理完第二步时,往往很多过去的情景就会浮现出来,这时你可能可以看见原来那个小时候的自己,以及过去发生的很多事情

这时你就可以用当下一个成年人的身份,对自己的内在小孩说这样几句话:

第一句:“你的感受很重要,我会认真对待,不会再忽视它们了。”

第二句:“我看到你了,也听到你的委屈了,别怕,我会一直陪着你。”

第三句:“不管发生什么,我都无条件的爱你,你的存在就是有价值的"

第四句:“我不会把你丢在童年的,你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慢慢来,不用着急,我会一直耐心等待。”

心理退行是心灵发出的求救信号——它提醒你:某个伤口从未真正愈合,而现在的你,已经有能力用更成熟的方式拥抱自己。

当你可以接受并看待曾经的自己,包容已经发生的一切。

一切外在问题都将随着你的成长而悄然消失,

因为一切外在的问题,都只是表面的现象,想要真正解决内心的痛苦,还是需要从内在的需求,从根源上看见并解决它。

我是黄鹂,一名践行终身成长的心理咨询师。我有12年的心理临床工作经验,帮助了很多身陷抑郁焦虑的人找回了自己的力量,

如果你需要帮助,可以私信预约我的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