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茶掌柜的保温杯焖泡老白茶建议:卖茶的逻辑公开

发表时间: 2023-09-30 16:07

茶掌柜的保温杯焖泡老白茶建议:卖茶的逻辑公开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喜欢喝茶的人,都知道一句话:

“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

大多数情况下,茶具在整个泡茶环节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款好用的茶具,有助于泡出茶汤的原汁原味。

而好用的,未必是贵的,也未必是华丽的。

就像福‪建人习惯了功夫茶泡法,基本上每个人家里,都有一只白瓷盖碗

它不需要太花哨,简简单单,又温婉,又亲民。

简单几步,就能把香清甘活的茶汤,倒入透明晶莹的公道杯中。

不过,到了秋冬季节,除了盖碗泡茶、玻璃杯泡茶、大壶泡茶,煮茶一定是会被提上日程的。

因为盖碗泡茶,温度下降得太快了,尤其对于北方的茶客,不太友好。

然而,也有人觉得,煮茶太麻烦了。

不仅费时间,还要洗一大堆茶具。

所以,有些朋友把煮茶的方式,换成了保温杯焖泡。

往保温杯里,投一把茶叶,再加满开水,旋紧盖子即可,整个过程不超过3分钟。

可这样焖出来的茶汤,真的会好喝吗?真的对茶叶友好吗?

下文中,我们详说。

《2》

现代人喝茶的方法,有很多。

杯泡,碗泡,壶泡,保温杯泡茶,煮茶。

甚至还一反“热水泡茶”的常态,发明出了冷泡茶,在夏天大受欢迎。

当然,不管怎么泡,茶汤终究都是被喝掉的。

而从身体健康的角度来说,既然是进入肚子里的东西,必须讲究。

万一刺激了肠胃,让肚子不舒服,那可怎么办?

如果选择了不好的喝茶习惯,长此以往,伤害了身体,又该怎么办?

其实,比起古时候,喝茶之前还要洒扫庭除,沐浴‍更衣,准备茶食,烧水撬饼,研磨,筛茶,点茶……

现代喝茶,已经去繁从简,简化了许多。

备好茶
具,烧水、投茶、注水、出汤,流程差不多就是这样。

容易引起争议的,无非就是泡茶的水温,出汤的时间,注水的手法等。

比如,很多人看待村姑陈提出的“快出水”,持反对意见。

因为他们认为,沸水注入后盖碗后,合上盖子立马出汤,怎么会有味道泡出来呢?

必定是要把茶叶多泡一会儿,闷在相对密闭的盖碗里,让物质更多地释放出来。

在一部分茶客心中,这样的茶汤,才有滋有味。

可现实是,村姑陈不管泡白茶、岩茶还是红茶,一律都是“快出水”。

并且,快出水的时间要求很严格。

从注水开始计时,到大部分的茶汤倒出来,总时长控制在7-⁠8秒内。

通常,只要一泡茶的味道还没有落下去,都可以用快出水的方式。

特别是前几冲,为了避免茶味物质一下子过量浸出,让茶汤过浓过苦,快出水很关键。

《3》

村姑陈泡茶,向来都喜欢快出水。

喝清新淡雅的茶汤,喝鲜爽明快的茶汤,才能让心情变得更好,让味蕾变得更开阔。

更重要的是,能让你感受到一泡茶最极致的美好。

美好的香气,美好的汤水,美好的韵致,美好的回甘生津。

因为出汤时‏间够快,没有让茶叶和水浸润的时间太长。

所以,物质的析出是有序的、是合理的,而不是超标的、过量的。

凡事都说,⁦过犹不及。

快出水能把好的营养物质泡出来,又能阻止苦涩、刺激的物质太多的释放出来,在合理范围内,让身体接受到好茶的益处。

反过来想,如果习惯了坐杯喝闷泡。

特别是前三冲里,让茶叶当中的物质,提前大量释放在茶汤里,那么面对的是一杯又浓又苦又涩的茶汤。

要知道,这些物质原本是要分配到十来冲的茶汤里去释放的。

如今,由于闷泡,被提前释放了。

以至于在前三冲的汤水里,就释放了过半。

虽然“浓缩就是精华”,可对于泡茶而言,真心不是越浓越好。

浓茶中的茶多酚和咖啡碱含量太高了,喝进去以后,不仅舌头表面瞬间起了一层厚厚的褶子,黏腻且不舒服。

并且,还会给某些亚健康人群的身体,带来一定的负担。

例如,原本就有痛风症状的朋友,本身就应该多喝淡茶,少饮浓茶。

以及胃部比较脆弱的朋友,更是要少喝含有超量茶多酚的茶汤,免得胃᠎黏膜被刺激。

总结来说,闷泡的茶汤,太暴力,太黑暗,会破坏你对好茶的印象。

《4》

保温杯焖泡白茶,可以吗?

不建议。

保温杯的焖泡,和普通的盖碗闷泡,是两个概念。

当我们往盖碗里注进沸水后,就算合上盖子,没有立马出汤,但水温是呈下降趋势的。

也就是说,到了出汤以后,水温可能已经降到95℃,或者更低。

水温越低,压迫着茶叶释放物质的力量也就越小。

但是,保温杯焖泡白茶的前提,是一个持续高温的环境。

保温杯最大的特点,就是能够给水保温。

同样的,我们用它来泡茶,杯子里的沸水就会⁢始终保持在相对比较高的温度,并且不断刺激着茶叶析出物质。

如此一来,更进一步加速了养分的释放。

正常情况下,我们用盖碗泡茶、喝茶,可能要喝一两个小时,才能把一泡白茶泡到淡了,没味道了。

而当白茶浸泡在保温杯里,这些物质就会一下子释放出来。

原本鲜爽、清新、淡雅的白茶,将会变得面目全非,浓烈苦涩,令人难以下咽。

喝茶人的味蕾,也将遭受到折磨,堪称“口舌酷刑”。

好白茶,不提倡用保温杯焖泡。

如果实在有出门喝茶的需求,可以把保温杯作为一个盛放茶汤的容器,而不是泡茶的工具。

简单来说,就是在家里煮一壶茶,或者用盖碗把茶汤泡出来,再放在保温杯里。

以此为前提,保温杯就仅仅只是为了给茶汤温杯而存在。

没有茶叶,也就没有“焖”一说了。

打开喝的时候,香气和滋味基本上不会受到太大的影响,还是原来的味道。

另外,假如对保温杯的依赖性很高,冲泡条件有限,不得不用它来泡茶。

村姑陈可以给这类茶友两个意见,第一,减少投茶量。

以300-350毫升的保温杯为例,在水装满的情况下,泡寿眉顶多1克。

泡白毫银针或者白牡丹,可以更少一点,抓几根干茶就足够了。

第二,降低水温。

保温杯里的水,尽量是中温的,避免茶叶长时间浸泡在高温恒温的环境里,闷出苦涩味。

《5》

保温杯还有一个好搭档——随心泡。

一片就能泡一杯的那种,出门特别方便。

而且,由于随心泡的原料是高山的老寿眉,本身咖啡碱和茶多酚的含量就比较低。

所以,不得不用保温杯的时候,就喝随心泡吧。

小巧精致,独立包装,冲泡简单,随心所欲。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