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06 13:24
幼儿期(3-6岁)在儿童生活中是一个令人兴奋的时期。它是开始正式教育之前的一个准备阶段,也叫学前期。学前期在孩子心理成长身体发育过程中会发生巨大变化,且发展迅速。此时孩子的身体、智力以及心理和社会性整体处于快速发展的时期。
相比之下,幼儿期的身体发育速度要比婴儿期慢,但是大脑的发育速度比身体其他部分都要快。所以这个阶段要控制适量健康的饮食,更多关注大脑以及心理层面的成长,如运动、语言、思维、智力,还有身体协调性等。
幼儿期的孩子已经开始逐步有自己的意识,内在心理也初步形成,开始与外在世界接触,对一切事物好奇,同时也会对外界有自我的理解。这个时期对于父母家人关爱的需求渴望得到满足。在孩子的意识里,内心里他应该是被关爱呵护的,会去留意父母和家人给予的关 注。
一,来自家人的关爱。 我对于幼儿时期印象最为深刻的就是在4、5岁那年,妈妈把我送到了外婆家,在那里呆了整整一年。后面才回家里开始上学。因为我的爷爷奶奶在我爸爸小时候就已经去世了,作为农村的普通家庭,父母要抚养我们4个兄弟姐妹实属艰难。所以我的父母并没有太多的时间精力陪伴我们,他们也不懂得如何表达关爱。但是我十分幸运,在外婆家里感受到了隔辈亲满满的爱,十足的安全感。我的外公对我可以说是偏爱了,他每次外出都会买点吃的回来,而且每次都会把最大的那个给我。包括我的舅舅和阿姨们,对我也很是宠爱。我想,这应该是我内在力量的始源吧!
二,大脑的开发,心理的成长。 组织各种活动,帮助和引导孩子探索和了解世界和事物,激发和保持孩子的好奇心。大自然就是最好的课堂,与大自然的链接可以更好的开发孩子各种感官知觉能力,感受大自然的奇妙和力量,这是无可替代的。这方面反而农村的孩子更有优势。我外婆家是在广西的一个小山村,山水相连,峰峦叠嶂。那段时光里,就是各种爬山涉水,下河摸鱼,上树摘果等等。其中最为有意思的一件事,我舅舅他们会用捕鼠笼去田里捕捉老鼠。有天早上起床我看到院子里放着好多个笼子都抓到了老鼠,内心惊讶又欢喜。感觉一切特别好玩,特别酷,对这些事物充满着好奇心。城市的孩子也有城市的优势,比如附近的公园,动物园,科学馆,图书馆,或者外出旅游、探险。各类的图书,语音读物等等。
如果可以,父母多点时间陪伴,多点家庭活动,多给孩子讲讲故事,更多的互动,给予孩子喜欢的小礼物。因为在足够爱的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内心是充满力量的。
三,智力和思维的发展。 对于这个时期的孩子来说,语言的发展是很关键的,语言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会促进认知和思维的发展。所以,跟父母家人的交流以及跟其他同龄人的交流显得十 分重要。表达能力本身就属于智力板块,引导和帮助孩子更积极更流畅的说话表达是非常有用的。因为说话表达会伴随着大脑的思考,对事物的理解。父母应该关注孩子的语言表达,让孩子的话语更有逻辑性,组织性,使他们能够更快更有效的思考。避免刻意的让孩子背诗词、三字经这些机械性的动作,而应该用故事性和逻辑性的思维帮助孩子更好的记忆。在理解的基础上培养孩子有意义有意识的记忆,更为重要。比如图像记忆,绘画、视频等。幼儿期的孩子主要依靠直觉思维,初步运用简单的推理能力获得世界知识,逐步培养逻辑思维。
四,自控力的培养:自我意识和自我控制。 我们都知道自控力对于学习的重要性,而幼儿期恰好是锻炼和培养孩子自控力的关键期。父母需要关注孩子的情绪,引导孩子学会控制和表达自己的情绪,以及学会控制自己的行为动作。从心理学角度来说,这个叫做延迟满足。即控制欲望的即时满足,学会等待。为了更有价值的事物,暂时忍耐住当下的欲望。这个需要父母用恰当的教育方法和奖励,协助孩子建立和掌控自我控制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