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7 09:55
时光在日升月落里溜走,蛇年春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
在过去,这是阖家团圆、亲戚们相互联络感情的重要时刻,可如今,这成了许多年轻人一年一度里不愿面临的“难关”。
许多年轻人不想回家过年,更不想走亲戚,就连一些上岁数的人,也觉得现在的亲戚关系越来越疏远了。
那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亲戚之间越来越不“亲”了呢?
朱门对朱门,竹门对竹门。
物质上的差别,导致了人与人生活上的差异,也造成了人们思想上的巨大不同,亲戚之间也是如此。
尽管有着或近或远的血缘关系,但彼此之间还是有很大的思想壁垒,没人能对谁“掏心掏肺”,富的“怕”穷的,穷的也“怕”富的,双方都很“怕”。
穷亲戚面对富亲戚总是大吐苦水,哀叹人生之艰难,富亲戚总是怒其不争、不知奋斗,毕竟,赚钱对他们来说是相对简单的。
时过境迁,两方的生活都没有发生很大的变化,穷的依旧穷,富的依然富,可双方看着对方的生活状态,心态却已经发生了巨变。
富亲戚一边“享受”着优越感,一边害怕穷亲戚的求助,斗米恩升米仇,他们“怕”那些穷亲戚“缠”上他们。
穷亲戚一边“承受”着被看不起,一边又害怕真有事的时候被拒绝,他们“怕”那些富亲戚拿他们寻“开心”。
长此以往,各有心思的双方就只能越走越远了,不被相互打扰,成了他们心中最为“稳妥”的相处方式。
即便到了一些重大节日,双方的往来也大多就是走个过场,只会客套的说上几句“暖心”话,并不会向对方坦露真心。
他们彼此“防”着对方,因为他们都“怕”受到“伤害”。
现在大多数人都活得很“累”,不光是身体上的,还有精神上的。
随着生活节奏的不断加快,人们对高质量的物质生活,追求的更加猛烈了,许多年轻人通常在不工作的时候,只剩下很少的空闲时间。
这时候的他们已经身心俱疲了,只想着能够好好休憩自己的身体,让自己在职场上疲于应付的心灵放松片刻,此时的他们,哪里还有力气去交流什么亲戚感情。
对于这些年轻人来说,仅仅是“对付”工作就已经让他们拼尽全力了,对于生活,他们甚至都不想自己做饭,只想着尽快陷入能让他们心情愉悦的事情。
工作上的烦恼,他们可以找关系近的同事吐槽,生活上难题,好朋友可以给他们出谋划策,而那些没什么朋友的人,也会在网络上寻找心灵慰藉。
遇到生活上的难题,他们甚至不会向父母吐露心声,更别说是亲戚了,“亲戚”二字对于很大一部分年轻人来说,是可有可无的。
这些人无法填补年轻人的内心缺憾,反而会在很多时候给年轻人带来“麻烦”,就比如问东问西的“关心”,从工资财产到婚姻大事,再到现阶段的生活状态,都要打探清楚。
许多年轻人觉得一些亲戚之所以问这么多,就是想看看自己过得好不好,如果比他家的孩子好,他们就会贬低自己,如果不好,他们就会嘲笑,这造成了许多年轻人的反感。
长此以往,许多人都不愿意再和亲戚交流了,毕竟,没人会上赶着做一些“吃力不讨好”的事,先把自己的身心给照顾好,才是最重要的。
三日不登门,当亲也不亲。
时代在发展,社会在进步,许多人不仅在地理位置上变得远了,在关系上也不自觉得变“远”了。
很多已经工作了的年轻人时常在网上感慨,小时候一起玩到大的好朋友、好同学,都在工作后不怎么联络了,再见面的时候已然成了“陌生人”,多年的感情也随风飘散了。
亲戚更是如此,也许小时候对你无比亲近的某个长辈,在你长大后对你的态度就完全变了,也许是陌生,也许是失望,也许是嫉妒和贬低。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双方不经常走动了,早些年的交通和网络还不是那么发达,亲戚也都生活在本村或周边的村子,可以说是低头不见抬头见。
在那个物质生活不是很丰富的年代,谁家里要是有个事情需要帮忙,不用主家特意知会,就会有很多亲戚主动前来帮忙了。
那时候,生活上的许多事情,都是需要家族里的人帮忙才能干成的,比如婚丧嫁娶、建房修路之类的。
谁家都有需要别人帮忙的时候,亲戚之间彼此心知肚明,你承我的情,我感你的恩,彼此之间相互帮助,不仅让各自的生活过得越来越好,还让彼此之间都非常熟悉、亲近。
可随着时光的流转,每个小家庭都有了各自不同的生活,有的人做起了生意,有钱后就搬到了城里,有的人在家务农,还有的人外出打工挣钱了。
可不论各自的生活怎样变化,他们都是在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这也导致了他们在一年之中根本就见不了几次面,更别提联络感情了。
长此以往,亲戚们之间不仅在生活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就连各自对待生活的态度也都发生的巨变。
因此,即便是在重要的节日中,双方都想着让感情升温一下,可他们还是经常处在巨大的陌生感中,尴尬、无趣、没有共同话题,成了他们交流的壁障。
尽管他们还对彼此保留着很好的印象,可冰冷的现实,还是让他们越走越远了,所以也就越来越不“亲”了。
人是一种群居动物,只有在长期互惠互利的情况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才会保持亲近。
以往的车马慢,亲戚之间的感情在利益相互成全的情况下,建立的很扎实,消退地也很慢,这种大家族式的生活方式,让他们之间因为“利”而产生了“义”。
亲戚之间彼此都有一种责任感,得知谁家要是遭了难,或者是生活过的艰难了,不光是有钱的亲戚,即便是没什么钱的亲戚,也都会果断的伸出援助之手。
这在一些年代剧里有很鲜明的体现,像是《红楼梦》里的刘姥姥进大观园,其实就是活不下去投奔亲戚去了。
大观园里的小姐太太们,虽然揶揄了刘姥姥娘儿俩,但她们绝不是看不起刘姥姥这个乡下人,相反,她们还给了刘姥姥一大笔钱。
也正是这份“情义”,让知恩图报的刘姥姥在最后帮助了落魄的“贾家人”,双方虽是远房亲戚,可都担得起一个“义”字。
正是因为有了“利、义”二字,才让亲戚之间的关系走上了良性循环,如果两方之间没有“义”只有“利”,那这样的关系注定是不长久的,还会生出很多悲剧。
亲兄弟之间也要明算账,更别说是关系再远一点的亲戚了,在这个追求物质享受的利益世界里,双方没有利益关系了,就只能分道扬镳了,甚至还会为此翻脸。
说了这么多,人们之所以认为现在的亲戚关系变淡了、不亲近了,是因为每个人的想法都变了,人与人的心隔着一层膜,这层膜不捅破,永远都亲近不了。
对于上述的原因,您还有什么不一样的看法吗?欢迎您的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