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为什么武夷岩茶喝起来会有甜味?三大真相

发表时间: 2023-02-06 17:42

为什么武夷岩茶喝起来会有甜味?三大真相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旗下岩茶课堂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李麻花

《1》

昨晚过元宵,特意试了试新口味。

煮了大黄米汤圆。

煮熟后捞出来,放在精致的小碟里,每碟子就放三个。

三个小团子抱成团,三是升,寓意好。

量少而精,大家也‮不怕吃腻。

拍上照,P上萌萌的兔子表情,晒出来再合适不过。

不过,甜甜的汤圆吃下后,有些茶客会想到喝一杯茶压一压。

最好选苦一些、劲一些的茶水,更能冲刷掉甜腻腻的味道。

但这时候,劝你三思。

刚刚饱餐一顿,最好先放慢喝茶节奏。

等餐后半小时喝茶,更好。

遇到吃撑吃齁的情形,或者自己本身不喜甜食,这时喝下浓茶苦汤,强行压下汤圆的甜,属于“以暴制暴”。

最好的做法是,适当吃。

汤圆这类传统节庆食物,每次控制摄入量,浅尝两、三个,完全用不着喝浓茶解腻。

更何况,今晚还是元宵夜。

月上柳梢头,人约黄昏后。

即便最近几天都在下雨,元宵前后赶上雨天,宅在家里泡茶喝。

应景喝茶,比起‍考虑“苦”,更应该优选“甜”。

《2》

岩茶的甜,很容易被人忽视。

有些老茶饕会觉得,喝茶求甜只是低级需求,喝武夷岩茶就不该怕苦,咽苦回甘,越苦的茶喝起来越刺激过瘾。

也有部分新茶友纳闷,经历过焙火的岩茶,还能保留多少甜味?

但武夷岩茶的风味评判,不是要求霸道、刺激、苦涩。

岩茶焙火,也不会将养分、风味全部焙毁,付之一炬。

从一杯岩茶里讨来“甜”,为何不行?

放着甘润柔和,汤感饱满,尾水清甜的好茶不喝,转头去喝苦涩强烈的茶水。

这等想法,反而让人没法理解。

因为一杯让你感觉到好喝的岩茶,与甜味沾边的地方无处不在。

《3》

优质正岩茶,有如山泉那般的清冽清甜。

正岩山场环境对岩茶风味的贡献,不可小觑。

顶级正岩坑涧茶,更是如此。

坑涧山场的地形,有些类似四面环“山”。

不过正岩景区内的山,地形构造特殊,是丹霞地貌产物,属于风化岩。

风化岩经历漫长风吹日晒作用后,自然剥落出风化岩碎屑,掉入“坑内”。

土壤内风化岩碎屑含量丰富,水汽充足,透气好。

再加上,四周生态环境出色,有源源不断的枯枝落叶、鸟类粪便提供养分。

背靠风化岩的遮挡,坑涧山场环境相对清凉、清幽、日晒时间不会太长。

这样的生长环境下,包括牛栏坑、慧苑坑、流香涧在内的诸多顶配正岩坑涧好茶。

茶汤入口一概是清甜柔滑的,细啜下茶味层次丰富,整体滋味十分立体。

这种清甜灵动感,离不开优越的山场环境加持。

个中感觉,好比深山里潺潺流动的山泉水。

经历多层岩石过滤,在适宜微量矿物质影响下,能尝出远胜于纯净水的清冽感!

《4》

岩茶的甜,也会受树龄影响。

树龄老一些的岩茶,内质更足,茶味更醇,尾水更清甜。

这点在老丛水仙上,尤其明显。

水仙属于小乔木类型的茶树品种,能存活很多年。

不出意外,在没有严重低温、干燥、洪涝影响,常年顺风顺水的生长状态下,能轻松存活百年。

以茶树年龄进行划分,岩茶水仙分为三个档次。

普通水仙,树龄不足30年。

高丛水仙,树龄30-60年。

老丛水仙,树龄不低于60年,哪怕圈内有人主张将老丛的界限降低到50年,也需要长达半个世纪的慢慢积累。

漫长岁月里,水仙茶树可没白白浪费光阴。

而是紧紧把握一切有利生长因素,扎根深远,将根系内吸收而来的养分,供应树冠舒展,从而长出内在风味物质更积累的茶青鲜叶。

将老丛水仙采下,历经做青、焙火,制出成品。

虽然,老丛水仙的干茶,其貌平平,除了部分条索更显粗壮外,并无特别。

但它的最大惊喜,藏在茶汤当中。

啜入一口,幽凉的木质丛香满溢,兰花香沉入汤底,嘴巴立马就感到香香的。

轻轻摇晃小茶杯,汤面恍若凝冻,稠稠的、糯糯的。

细品慢啜一番,老丛的茶味惊喜除了极度醇厚外,交织在醇厚茶汤当中的,始终是一股至醇至甘的滋味。

甘醇风味,达到巅峰。

咽入茶汤刹那,甘甜、幽凉、凉丝丝的感觉,满溢在喉间。

《5》

回甘是一种特殊的甜。

茶汤刚喝下时,回味里暂时还没有甘甜涌起。

片刻之后,甜丝丝的甘甜,阵阵袭来。

饮茶回甘是品鉴武夷岩茶的重头戏,从麻花的试茶经验,对于岩茶的回甘可从3个具体指标入手。

回甘快不快?

回甘是否持久?

回甘是否伴随着茶香?

能符合以上要求,证明这泡岩茶的品质不会差。

不过聊到岩茶的回甘,很多人会将它和苦味联系在一起。

认为喝下越苦的茶汤,回甘越好。

先苦后甜,啜苦回甘,实属常事。

但这种苦尽甘来的茶味对比,不能代表回甘本质。

因为当你喝下特别苦的药汤后,哪怕喝下一杯凉白开,也会觉得白开水是甜的。

同理,当你喝下特别苦的茶,忍着苦勇敢迈开第一步,咽下一大口茶水。

万事开头难,成功迈开喝下苦茶的第一步后,随后就轻松多了。

会感觉接下来继续喝茶,苦味变弱,甚至还有几分甜味错觉。

但这种先苦后甜的对比,只不过味蕾错觉。

真正的回甘,和苦味没有关系。

品质越好,内在有益成分含量越多的岩茶,回甘才会更明显。

哪怕这杯茶尝入口,不苦不涩‭,或者是仅有微微苦,喝下茶汤时只感觉醇厚饱满香滑无比。

但在咽下茶汤后,经历口腔唾液的影响,喉间会感到格外甘甜!

《6》

最后,聊聊岩茶的“尾水甜”。

正月十五元宵节,在过去,视为春节的完美收尾。

喝岩茶,当一泡茶喝到最后,茶味醇厚程度下降。

利用茶味剩余不多的叶底,再闷出两、三冲清甜柔滑的尾水,也不错。

圈内,有人喜欢三冲、四冲左右,茶味醇厚饱满的精华茶汤。

但也有人喜欢喝七八冲之后,逐渐泡淡的尾水。

甚至会感觉,甜丝丝的柔和尾水,回甘更好。

这其实,离不开之前的铺陈。

连续喝下多道精彩茶味后,回甘生津体验不断在喉间堆积。

层层递进,自然会觉得尾水的回甘清甜,格外突出。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