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2-04 17:32
早些年,它是财富和地位的象征,价格一路猛涨,最高飙到3000万,大伙都争着抢着追捧。威风凛凛的样子,谁见了都心动。
可谁能料到,短短几十年,风水轮流转,它从人人争抢的宝贝,一下子跌到谷底,甚至差点被端上狗肉火锅的餐桌。
这价格大起大落之间,藏獒可算是经历了一场被金钱裹挟的疯狂闹剧。
背后藏着的,是人性里的贪婪、市场的瞎折腾,还有那些商业上的算计,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
上个世纪60年代,一位美国人踏上了神秘的西藏土地,首次邂逅了藏獒。
这种体型硕大、威风凛凛的犬类,瞬间让他震撼不已,他既被藏獒的独特魅力深深吸引,又敏锐地察觉到其中潜在的商机。
于是,他不辞辛劳,带着几只藏獒远渡重洋回到美国。
在美国,藏獒的出现瞬间点燃了富豪们的热情。
这些从未见过如此独特犬种的美国人,被藏獒身上那来自东方的神秘气质所折服,一掷千金购买藏獒成为他们彰显身份的方式。
藏獒在这片新大陆上,摇身一变成为了奢侈品的代名词,开启了它的传奇之旅。
到了80年代,这股藏獒热潮跨越太平洋,刮到了中国台湾。演员老张以120万台币的高价买下台湾第一只藏獒,这个价格在当时足以购置一栋台北洋房。
大约1990年台湾演员张佩华把藏獒斗罗从西藏带去了台湾
“一狗顶一房”的新闻迅速传开,藏獒也因此名声大噪,成为了人们口中津津乐道的话题,进一步强化了它作为奢侈品的形象。
起初,藏獒还只是富人圈子里的小众爱好,可随着消息的传播,藏獒开始“破圈”。
1985年,几个福建商人带着藏獒的照片找到河南巩义的养狗师傅老王。从未见过藏獒的老王听闻其价格后,果断前往西藏。
他用几台收音机、几个电灯泡和小背包,从纯朴的藏民手中换来了二十多条藏獒,与福建商人完成交易后,一跃成为万元户。
斗罗-台湾藏獒的鼻祖 近代藏獒史先驱名獒
面对媒体采访,老王声称自己是在拯救濒危物种,这番说辞在信息传播不发达的当时,竟也被不少人相信。
而真正让藏獒闻名全国的,当属马俊仁。
90年代,马俊仁凭借培养出叱咤世界中长跑赛场的马家军而声名远扬。赛场之外,他与藏獒结下了不解之缘。
2003年,在他的张罗下,中国藏獒俱乐部成立。
马俊仁宣称藏獒肩负着赶超外国优秀犬种的重任,还强调藏獒并非普通的狗,全国纯种藏獒不到100只。
一时间,关于藏獒的传说在坊间、地摊小报上肆意流传,内容一个比一个离谱。
说藏獒威猛无比,一只能斗三头虎;极其忠心,一生只认一个主人。
“三獒沉航母,五獒斗上帝,十獒创世纪”等夸张说法也开始在民间流传,为藏獒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
2008年,全国掀起了藏獒展览的热潮,类似选美比赛,评选出的“獒王”身价更是飙升数倍。
在这样的氛围下,藏獒的价格就像坐上了火箭,一路飞涨。
2007年,湖北武汉的藏獒卖出390万高价;
2010年,山东淄博的藏獒成交价达到1000万;
2012年,青岛的藏獒拍卖更是拍出了3000万的天价。
一只藏獒的价格甚至超过了同等重量的黄金,此时的藏獒早已脱离了普通宠物的范畴,被赋予了金融属性,成为了一种投资品。
藏獒价格的疯涨,吸引了无数人投身其中。
养殖户们疯狂扩张,渴望藏獒能快速繁殖,带来巨额财富。
藏獒配种也成为了暴利行业,一次配种费最少三五万,青海著名的“獒王”配种一次更是高达30万,即便如此,求配者仍大排长龙,场面十分疯狂。
泡沫终究是泡沫,总有破裂的一天。
进入新世纪,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和交通的便利,人们对藏獒的了解逐渐深入。大家惊讶地发现,藏獒在藏区随处可见,隔壁的尼泊尔、不丹也有分布,所谓的“稀缺性”不过是人为编造的谎言。
而且,藏獒的真实性格和能力也与传说大相径庭。
它虽然体型庞大,但战斗力并不如传说中那般神勇,甚至连狼都难以匹敌;所谓的“一生只认一个主人”也只是美好的想象,该咬人的时候毫不留情。此外,藏獒体型大、食量大、脾气差,容易暴走伤人,很多城市纷纷出台禁令,禁止居民饲养。
一系列的真相被揭开后,藏獒的身价一落千丈。
2013年之后,低价藏獒充斥市场,曾经的天价神犬如今只能以几千元甚至更低的价格出售。
到了2015年初,北京的救狗组织发现,竟有藏獒被卖给屠宰场,成为皮具和火锅食材,曾经的辉煌与如今的落魄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在藏区,大量的养殖场倒闭,无数藏獒被随意丢弃,成为流浪狗。
据青海果洛州统计,人口仅17万的地区,被丢弃的藏獒竟多达14000条。
这些流浪藏獒四处游荡,不仅攻击过往人群,还捕食牧民的牛羊和野生动物,给当地带来了严重的生态和社会问题,地方政府为此头疼不已。
藏獒从备受追捧的天价神犬到无人问津的流浪弃犬,这一戏剧性的转变,不仅仅是一个物种在商业浪潮中的起伏,更是对人性、市场和社会现象的深刻警示。
从人性角度来看,藏獒热的背后是人们的贪婪与盲目跟风。
当看到藏獒价格飙升带来的财富效应时,无数人怀着一夜暴富的梦想涌入这个市场,他们被利益蒙蔽了双眼,忽略了藏獒本身的价值和市场规律。
在狂热的氛围中,人们不再理性思考,而是被情绪和欲望驱使,盲目地追逐着所谓的“商机”,最终在泡沫破裂时血本无归。
从市场角度而言,藏獒市场的兴衰反映了市场的盲目性和投机性。在藏獒热的高峰期,市场上充斥着各种炒作和虚假宣传,人们对藏獒的需求并非基于其实际价值,而是基于对财富的幻想。
这种投机行为导致市场价格严重偏离价值,形成了巨大的泡沫。
而当泡沫破裂时,市场又陷入了混乱和恐慌,给参与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这也提醒我们,市场需要理性和规范,投资者应该保持清醒的头脑,不被短期的利益所诱惑,遵循市场规律进行投资。
藏獒的兴衰是一部生动的教材,它让我们看到了人性的弱点、市场的风险和信息的重要性。
希望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吸取教训,在面对各种诱惑和机遇时,保持理性和冷静,做出正确的决策。
同时,也希望社会能够更加关注动物的保护和福利,避免让它们成为商业利益的牺牲品。
文字来源@ 直男财经 的视频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