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踢脚线设计指南:设计师必须掌握的4大要素!

发表时间: 2025-01-01 00:40

踢脚线设计指南:设计师必须掌握的4大要素!

01.

到底要不要装踢脚线

在我们平时做设计时,究竟要不要考虑使用踢脚线呢?使用踢脚线时又应该注意什么呢?

这就得从踢脚线的本质说起了。


一、装踢脚线的本质是什么?

A、从“功能需求”的角度看踢脚线:

从“功能性”上来说,我认为踢脚线至少有4个核心的目的:


1、保护墙面、方便卫生:

2、隐蔽电线:

3、修饰界面偏差:

4、掩盖
伸缩缝

为了防止木地板因热胀冷缩导致的起翘、空鼓、变形等状况,所以必须在墙角预留5~8mm的木地板伸缩缝,而只要做了伸缩缝,就必然需要使用踢脚线来掩盖掉该缝隙,否则会极‬其难看。


B、从“设计美观”的角度看踢脚线


1、“突出”收口

在欧式、美式、法式或者古典风格的室内空间里,踢脚线和门套、天花等等形成视觉上的统一效果,起到装饰性作用,而且都突出墙面完成面的方式。


2、“齐平”收口

这种收口方式在很多高端的酒店、会所以及固定家具上最为常见,近几年该收口形式逐渐成为踢脚线装饰的流行风口。

3、“嵌入”收口

这种形式的踢脚线也是在近几年开始大面积流行起来的,50mm高的墙体小凹口,因为成本低,好收口,高颜值,所以几乎成为了简约风中踢脚线的标配设计方式;


02.‪

常见踢脚线的做法有哪些?


常见的踢脚线材质主要有“石材”、“木料”、“瓷砖”、“金属”、“PVC”、“油‬漆踢脚”。


1、石材踢脚线:


▲节点图



▲三维示意图


2、木制踢脚线:

▲节点图



▲三维示意图


3、金属踢脚线:

▲节点图



▲三维示意图


4、分体踢脚线:



▲示意图

03.

其实可以不装踢脚线

其实,不妨换一下思路,既然只考虑设计效果的话,那么,在墙面与地面的这个“阴角”处不要踢脚线的话,是不是就变成了一个典型的“收边收口”问题?



▲收边收口模型


PS:关于收边收口模型的解析请回顾:

1、使用“压条”的形式收口:

本质与材料的阴角收口无异,两种材料的阴角处为了更好的过渡,采用压收边条的形式来缓冲与收口,即保证了功能,又保证了美观。


2、使用“对撞”的形式收口:


3、使用“打胶”的形式收口:


4、更改材质,避免收口:

如果我们再换个思路,如果要实现没有踢脚线的空间效果,如果我们直接通过材料的更变来规避掉,墙与地在这个阴角处收口不就解决问题了吗?


04.

怎样做出

“高颜值”的踢脚线搭配?

抛开“收口”这个决定美观的角度,单纯从踢脚线的“高度比例”和“色彩搭配”的这两个维度来谈谈,在空间中如何搭配踢脚线,才会使得“踢脚线”看上去颜值更高。


1、高度比例:

之所以现在各大设计案例中,都会流行“嵌入”的踢脚线方式,除了简约的空间风格外,还有一个比较客观的原因是因为,当下的楼市中,给到我们的空间层高越来越小。


空间太小,层高不够,踢脚线当然就不能像欧式风那样有存在感了,所以,踢脚线的高度也随之被压缩,低层高的空间里,用过宽的踢脚线容易割裂空间,从原来的150mm到100mm,再到50mm,再到最近令人发指的20mm。


2、颜色搭配:

其实关于踢脚线的色彩搭配这个话题,也是一个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问题。所以,下面我只推荐3种我认为的比较中肯的搭配建议。供你参考:


a、与墙地同色:


因为踢脚线是地面与墙面的收口过渡区域,所以,从色调协调的角度来看,与地面和与墙面同色是最为稳妥的搭配方式。

▲与地同色


而与地板同色,能弱化踢脚线的存在感,但会扩展地面空间,让层高显低。所以,具体选择跟谁同色,还是要考虑到视觉效果中,色彩对整个空间高度的影响。


b、与门框同色:

当然,如果踢脚线与门框相连接,考虑与门框同色也是不错的选择。


c、万能的白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