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4-12-06 18:35
人到老年,和子女相处,做到以下几点,家庭和睦,享天伦之乐,否则,子女疏远,晚年凄凉。
第一,不要干涉孙辈的教育问题。社会发展节奏很快,老年人教育子女的方式方法或许已经过时,套用在孙辈的身上不一定合适。可以善意的提醒、提建议,但不要用说教的方式强加给子女。
事实证明,老年人这些所谓的“教育经验”,让年轻人反感。
第二,彼此尊重,把握好边界。人们常说子女和老年人有代沟,直白地讲就是有些问题无法沟通。家是讲爱的地方,不是讲理的地方。遇到问题,有商有量,共同面对,妥善解决。
有些老人传统思想根深蒂固,认为自己是一家之主,凡事都得听老人的,不给孩子发表意见的机会。久而久之,孩子没有安全感,不敢说话,胆怯,唯唯诺诺,原生家庭的影响伴随孩子一生。
第三,少说闲话。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年轻人对父母所谓的“为你好”的忠告或建议,不会过多理会,做一个善于倾听的老人更合适。
少挑错,只要事情无伤大雅,没必要事事较真,否则影响家庭和睦。
第四,有自知之明。很多老年人心疼子女,帮他们带娃,做家务,出钱又出力。其实子女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孩子们已经长大,有自己的想法。老人不要以长者身份去说教,他们根本就不在乎你说的话是对是错。有些老人总是想着替子女分担压力,但往往总是好心办坏事。
第五,要帮子女难处。在自己能力范围内,能帮孩子们一下最好。不然孩子们日子过得艰难,根本无闲暇时间顾及老人。有些人还会在心中记恨,更不会对你关心照顾了。
杨绛先生说:“越穷的家庭,大家各顾各的,年轻人被孩子牵绊不能工作挣钱,老人只顾自己生活,不为晚年做打算,等自己老了病了,才想起自己的孩子。
所有人都只为自己,一盘散沙,感情少了,亲情淡了,因为那些煎熬的日子,都是自己咬牙坚持过来的。
所以,一个家庭没有一个德行高、格局大的老人坐镇,注定不和睦,优秀的家庭,都是几代人接力式的努力,造就而成的。”
老话讲:“老人有德,子女有福”,和睦的家庭,老人和子女互相照应,我知道你的不易,你也体谅我的艰辛。
不论你与子女之间的关系有多差,只要做到以上这5点,家庭就会越来越和睦,越来越幸福。大家认同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