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高血脂“元凶”:甘油三酯高的危险与6种禁忌食物揭秘

发表时间: 2024-11-01 17:12

高血脂“元凶”:甘油三酯高的危险与6种禁忌食物揭秘

提到食品安全问题大家第一反应都是吃的不健康,因为不健康的食物摄入使得身体健康受到威胁。

食品安全问题还有一种呈现方式即食品本身没有问题,但人们不健康的饮食摄入使得身体健康出现问题。

没错,随着社会经济条件越来越好,人们在吃上要求也是越来越高。

但要求高的同时人们又不注意忌口,长此以往一些因为吃所产生的的问题愈演愈烈。

尤其是一些本来对身体有益的物质,但在不注意饮食的情况下被大量摄入,长期积聚后出现副作用。

“甘油三酯大户”被揪出,内科医生都强调:“中老年人,尤其是过了五十岁的人有许多食物是要忌口的。”

一、饮食健康及潜在危害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饮食、餐桌、老百姓的幸福生活这几个词是密切联系在一起的。

人们忙碌一生无非是实现吃饱穿暖,在此基础上才会追求吃的更好更健康,活的更舒坦。

饮食无疑是基础,也是印证了“食也性也”这句话。

现在我们已经渡过了物质匮乏的时代,开始向吃得好过得好的方向前进,人们对食物的选择也是越来越多样化。

一方面我们已经有现实基础以满足食物多样化的需要,另一方面食物作为人体所需能量和营养元素的重要来源也被人们所重视。

在人体所需营养元素中,甘油三酯越来越引人瞩目。

甘油三酯又被称之为三酰甘油,这种有机化合物是食物脂肪和人体肝脏器官混合作用的产物,通俗的说是一种脂肪分子。

甘油三酯作为血脂检查的重要指标,一直以来被视为人体健康的重要风向标。

“三高”中的血脂高一定程度上就和甘油三酯有关系。

但甘油三酯和“三高”有关系就说明؜这种物质不好吗?不,我们不要被他们之间的联系所迷惑。

甘油三酯作为人体重要的能量储存和供给来源,不仅对维持人体生命健康大有好处,同样对固定和保护肝脏有重要作用。

人体获取甘油三酯的途径大致也分为两种:外源性和内源性。

一方面人类通过食物摄取脂肪,在胃肠道黏膜吸收作用下形成甘油三酯。

另一方面人体内能够自身合成甘油三酯,这种合成主要发生在肝脏等器官内部。

虽然甘油三酯的作用十分强大,但任何事物都逃不过“过犹不及”的定律。

如果人体内甘油三酯储藏较多同样会成为人体健康的负担,那过量摄入甘油三酯的危害有哪些?

过量的甘油三酯导致血压升高、诱发心脑血管疾病。

大量甘油三酯在体内聚集,这不仅是增加了肝脏器官的负担同时也增加血液循环负担,进而对心脑血管产生负面影响。

甘油三酯在人体内部集聚,还会造成动脉硬化现象。

动脉硬化导致人体内血液流通不畅进而产生高血压现象,高血压和心脑血管疾病相连。

过量的甘油三酯还会诱发急性胰腺炎。

甘油三酯在体内积聚在增高人体血压的同时也会增加胰腺管内的压强,造成胰腺阻塞最终诱发胰腺炎等相关病症。

甘油三酯过量引发的相关症状可不单单多发于中老年人,一些中青年也开始受到相关疾病的困扰。

但通过以上描述我们能够认识到一点,过量甘油三酯在体内积聚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够完成的,这是长期潜移默化积累的结果。

因此如果我们从平常生活中管控饮食,那甘油三酯过量的问题就很难出现在自己身上。

尤其是过了50岁之后的中老年人,随着身体脏器器官的消化能力变弱更要注意节制饮食。

以往年轻时的饮食习惯在上了年龄之后就需要改一改,这是对自己负责也是对家庭负责。

尤其是内科医生提到的:上了50岁之后,这6种食物要少吃。

二、50岁之后这6种食物少吃

人体营养成分和能量绝大多数都是从食物中获取,因此吃永远是人们谈论的话题。

但殊不知我们通过食物获取能量来源的同时,一些潜在疾病风险也随之进入人体。

尤其是人过50消化能力、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后,以下六种食物就要少吃。

因为这几类食物吃多之后身体不能完全代谢,进而导致甘油三酯在体内大量集聚,人体健康也随之受到威胁。

1.鸡皮

大街小巷中不少小店都会售卖炸鸡皮、卤鸡皮、鸡皮夹馍等食物,即使没有专业售卖鸡皮的人们也能够从烧鸡、鸡腿上尝到鸡皮。

如⁡果是偶尔吃或者年轻人吃还好,老年人就要注意。

研究表明每10g鸡皮中就含有5g脂肪,其他肉类外皮亦是如此。

这些脂肪被人体吸收后在脏器内被加工成甘油三酯,随着食物摄入增多甘油三酯也是越来越多。

2.巧克力

巧克力的含糖量和脂肪含量不用多少,不同品种的巧克力的脂肪含量在25%-50%之间,而这些脂肪绝大多数是甘油三酯和反式脂肪酸。

过度食用巧克力会增加人体糖分,长期以往可能诱发高血压、糖尿病等风险。

尤其是50岁之后的中老年人,自身脏器器官的代谢能力越来越低,对巧克力的吸收程度越来越弱。

因此,食用巧克力之后的甘油三酯集聚会越来越多。

3.咸鸭蛋

咸鸭蛋作为不少地区的特产之一一直备受消费者青睐,作为一款小吃和早餐的绝佳小料也被人们广泛接受。

但就是这么一款小吃也有潜在风险,科学研究表明咸鸭蛋的甘油三酯含量是普通鸡蛋的2-3倍。

且咸鸭蛋本身盐分含量高,过多摄入会极大提高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

因此咸鸭蛋也被列为高甘油三酯食物,中老年人要慎用。

4.动物内脏

现在人除了吃肉之外,动物体内的心肝脾胃肾也是不放过。

夫妻肺片、鹅肝等食物出现在餐桌上的频率越来越高,鸭胗、鸭肠等食物更是普遍。

当人们在吃动物内脏之余是否考虑过其中的危害性?

就像是各类动物内脏的胆固醇可以直接和羊肉挂钩,都是胆固醇超标的存在。

摄入这些胆固醇超标的食物会产生大量甘油三酯,进而导致人体血脂升高。

5.肥肉

梅菜扣肉、混沌以及各类以肥肉为基础食材的美味佳肴要慎用。

肥肉的脂肪含量要超瘦肉,人们大量摄入肥肉后体内易形成甘油三酯。

虽然老年人牙口不好,肥肉香甜软糯被他们喜爱。

但是为了自身身体健康考虑,肥肉还是要少吃为妙。

与此相关的通过肥肉熬猪油,再拿猪油炒菜的做法也尽量避免。

虽然猪油炒菜更香,但危害同样很大。

6.糕点等甜点

以糕点和甜点为代表的的高糖类饮食是人们给老年人送礼喜欢送的,同样是老年人喜欢吃的零食之一。

但我们在送礼之余要考虑到老年人能量消耗小,这类高糖食物的摄入极易导致甘油三酯在体内合成和集聚。

除了糕点之外,一些含糖较高的饮料亦在此列。

尤其是一些功能饮料,老年人更是要远离。

三、饮食助力生活健康

上边提到的六种食物不仅上了岁数的老年人要远离,年轻人也要适当节制。

因为甘油三酯作为人体所需的能量构成,它的形成和消化是无时不在的、潜移默化的。

每时每刻都有甘油؜三酯在产生和消耗,我们要保持身体健康就需要维持甘油三酯的相对平衡。

那么饮食助力身体健康成为我们的不二选择。

首先一定要忌口,尤其是
中老年人。

忌口最关键的是知道我们能吃什么、不能吃什么、什么东西要开始少吃等等。

只有明白忌口的对象,我们才能付出实际行动。

当然最后要的是自己下定决心忌口,而是不“三天打鱼两天晒网”。

如果想着吃一点也没关系,那永远都学不会忌口。

现在人们也越来越明白“均衡膳食”四个字的重要性,也明白“病从口入祸从口出”的真理性。

如果不把控好饮食这个度,那无论是中青年还是中老年疾病都会找上门。

结语

人们不服老不行,随着年龄的增长身体抵抗力和免疫力都相对下降,身体对甘油三酯的消化吸收和存储能力也相对下降。

这时过多的甘油三酯反而成为人们的累赘。

我们要杜绝这种情况出现,归根到底是要从自身入手、从饮食上下功夫。

一些不宜多吃的食物要控制好用量,一些不能在吃的食物要坚决忌口,唯有如此才能控制甘油三酯的形成。

总之,什么年龄段能吃什么能干什么自己心里要有谱,切莫图一时嘴快而受罪。

参考资料:

搜狗百科:甘油三酯

央视健康之路:甘油三酯下的健康餐桌 2013.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