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红茶的美味何时达到巅峰?老茶客给出了答案

发表时间: 2023-10-18 13:32

红茶的美味何时达到巅峰?老茶客给出了答案

丨本文由小陈茶事原创

丨首发于头条号:小陈茶事

丨作者:村姑陈

《1》

和一位刚认识的茶友,解释红茶适饮期与保质期的差别。

适饮期是风味最优、年华最好、滋味最佳的阶段。

而保质期则是安全饮茶的最低标准底线。

好比到超市买盒装冷鲜保存的鲜猪肉,上面印着保质期5天。

但所有人都知道,选日期新鲜的来买,滋味更好。

无独有偶,早上刚看到一个新提问。

“自己暂时喝不完的红茶,放一年与放⁢两年,风味差别大吗?”

当然,会有比较明显的差别。

毕竟一款茶买到手后,茶香茶味不会一成不变。

若是有心专门在喝茶时,写下完整试茶感受。

同样一款茶,新茶到手先喝一次。

隔半年、隔一年、隔一年半载,分别再泡一遍,并在试喝时写下记录。

到最后,回头一看,细腻之处的香气、滋味体验各不相同。

《2》

话说回来,不管是什么茶,存茶时间长短都会影响茶汤风味。

只不过,有的茶要“尝鲜”,尽早喝掉为好。

比如,绿茶、黄茶、茉莉花茶、清香型铁观音等。

今年刚上市的毛尖绿茶,放到年底再喝。

那股清鲜滋味,已不如四、月五月新茶“初出茅庐”来得极致清新。

转过一年后,隔年绿茶的身份处境尴尬,和新茶比没有竞争优势。

而有的茶适合“藏”。

比如,各地黑茶,包括茯砖、六堡、青砖、千卷茶等。

历来以“陈醇”滋味突出的黑茶, 普遍“喝老不喝新”。

储存多年后再喝,经历后发酵后,茶味甘醇绵柔,更温和怡人。

还有的茶,新茶老茶两相宜。

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当属白茶。

一年期的新茶,包括白毫银针、白牡丹以及春秋两季的寿眉等。

花香、毫香、山林草木般的自然清香,鲜香明媚,泡出来的茶汤喝入口,淳和鲜润,又香又爽口。

1-3年内的白茶,处于风味过渡期,介于新茶与老茶之间,属于陈白茶。

既保留新茶的清雅鲜爽,又初具几分醇厚绵柔,喝茶时综合性价比很高。

而3年以上的老白茶,在圈内享有盛名,药香、陈香、枣香、粽叶香等甘香风味,越陈越香。

同时,伴随着内在茶味物质的陈化转变,黄酮类化合物含量日愈上升,风味日愈醇厚、饱满、浆感突出,绵柔无限。

不论泡茶煮茶,都能收获甘润丰沛的好滋味。

故事的最后,再来看一下今天的主角——红茶。

尴尬一幕出现了,从对号入座角度看。

以上列举的三个分类,都不能完整概括红茶的风味适饮情况。

因为喝红茶,不是越老越好。

也不能对标绿茶,直接默认喝越新鲜越好,而是得另起一页,独立分析。

《3》

一、桂花红茶、柑橘红茶等组合茶要尽早喝。

经过后期加工,再加入“外来物”调味组合的红茶,适饮期限会比纯茶更短。

最好是半年内饮用,尽量不隔年。

市面上常见的风味组合红茶,涵盖众多。

桂花红茶、柑橘红茶、肉桂红茶、牛蒡红茶、冻干柠檬红茶、葡香红茶、白桃红茶、佛手柑红茶、柚香红茶……

各式各样,能让人看得眼花缭乱。

近段时间,进入深秋后,大江南北陆续迎来桂花季。

桂‏花飘香的深秋十月,茶圈内存在这样的应季网红茶——桂花红茶。

高端茉莉花茶的“见茶不见花”不同,细碎的桂花瓣,与红茶条索混合搅拌均匀后,很难顺利将两者区分,而是混合在一块。

浓郁的桂花香,会将红茶自身的花香、果香覆盖,乍一闻特别香。

喝茶喜欢好奇、尝鲜、探索的新茶友,容易被这类网红茶吸引。

但这里要提醒一句,但凡是经过组合加工的红茶,都要尽早喝。

因为,放置时间太长‭,依靠桂花瓣加持的特殊花香会明显渐淡。

因为,干茶与干花的含水量要求不同,哪怕红茶自身干度足够,但伴入鲜花,再简单烘干出来的组合茶,未必经得起一年、两年的长时间存放。

这样的组合茶,容易受到多余水汽影响,由内而外出现受潮变味迹象,后期彻底发酸变味,不能再喝。

还因为,不少包装新潮的网红调味红茶里,普遍存在加入食用香精调味的情况。

这种调味茶本身虽然香味很重,但可维持时间不长。

放久之后,一旦没香也没滋味,压根让人喝不下去。

《4⁧》

二、绝大多数传统红茶,一年半载以内,综合风味最好。

很多茶友喝红茶,看重的是两点——香与甜。

又香又甜、清甜柔润、甘爽清甜、醇厚甘甜、温和饱满等形容词,很是常见。

从这些年的喝茶感受看,喝红茶,一年到一年半内,香气滋味等综合风味最好。

在此期间,优质红茶的馥郁鲜香,风味更淋漓尽致。

果香、花香、蜜‬香、花果香、甜香、鲜香等,层次分明。

用盖碗泡出一冲茶汤后,盖上是香气四溢的。

趁热揭盖闻香时,鲜香层次动人。

倒出一杯茶,小口慢啜,茶汤喝入口后,香滑稠润。

稍稍回味起来,整个口腔内都溢满茶香。

这股又香又润又饱满的茶味,在降温之后的秋冬季喝起来,尤为让人感
到暖心。

超过一年后,或许品质到位、工艺出色、烘干透彻的高品质红茶,在密封避光保存下,饱满鲜醇茶味不变,但茶香表现已经达不到巅峰期。

所以,日常喝红茶,在一年半载内饮用,更能收获最佳滋味。

《5》

三、个别红茶放到第二年后,茶味更醇。

有一年在去桐木时,茶农大姐给我们泡了两款老丛红茶。

一泡是去年的,一泡是当年刚出来的新茶。

都是同一片地方采下来的老丛鲜叶,在她们家的茶厂里,做出来的成品。

对比一喝,说实话,滋味差别挺大的。

喝当年的老丛红茶,只感觉花香比木质丛香更显,香气更明媚爽朗,而茶味的醇厚度,与平时预期的老丛厚度一样,表现中规中矩。

而那款去年的老丛红茶,汤感厚度明显上了一个层次,茶汤晶莹,举杯摇晃,浆感分明,啜一口汤,绵密又甘醇。

试茶到最后,茶农大姐一锤定音。

“当年喝更香,放一年喝更醇!”

听到这番话,顺势再问下去。

“继续再放会怎样?能不能越存越醇厚?”

大姐赶紧摆摆手,表示不行,最好三年内找机会泡开喝。

放太久的话,整体味道就变了……

《6》

其实,那一回的试茶经历很有参考性。

诸如老丛红茶、烟小种等“个例”,它们的可存放时间比普通红茶稍长一些,但也不是越存越好。

一年半到两年期间,香气渐渐不比新茶馥郁,尤其是花香明显下滑。

不过,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相对而言,汤感会更醇更厚一些,甘醇茶味魅力更显,部分老茶客会偏好这股沉稳滋味。

但最后,凡事要“适可而止”。

三年为期,不推荐一味再继续放下去。

花无百日红,及时喝完,才能避免浪费。

有花堪折直须,折莫待无花空折枝。

好茶的“花期”有限,把握最佳时机,才能领略最美的风景!

原创不易,如果您觉得这篇文章对您有帮助,请帮忙点个赞。

关注【小陈茶事】,了解更多白茶,岩茶的知识!

小陈茶事村姑陈,专栏写手,茶行业原创新媒体“小陈茶事”主笔,已出版白茶专著《白茶品鉴手记》,2016年-2020年已经累计撰写超过4000多篇原创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