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做血液透析后,你还能活多少年?医生详解

发表时间: 2025-02-07 15:09

做血液透析后,你还能活多少年?医生详解

在人生的旅途中,意外总是猝不及防地降临,50岁的王女士(化名),本应在这个年纪享受着生活的宁静与美好,可一场突如其来的意外,却将她拖入了痛苦的深渊。那天,王女士因为身体有些不适,便自行服用了一些药物。然而,她怎么也没想到,和之前一样的行为,竟会给自己带来如此沉重的打击。

很快,王女士就出现了一系列严重的症状,身体的不适感愈发强烈。

家人见状,心急如焚,立刻将她送往医院。

经过医生的详细检查和诊断,王女士被确诊为药物中毒。并且由于药物的毒性作用,她的肾脏受到了严重的损伤,已经无法正常工作,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当王女士第一次听到“血液透析”这个陌生又可怕的词汇时,她的内心瞬间被恐惧和绝望所笼罩。在她的认知里,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都是病情非常严重的患者,她觉得自己的生命似乎已经走到了尽头

后来,当王女士真正走进透析室,看到那些正在进行透析治疗的患者时,她的悲观情绪更是达到了顶点。“一旦做上血液透析,我还能活多少年呢?是不是很快就要离开这个世界了?”这个问题像一块沉重的石头,压得她喘不过气来。

相信很多像王女士一样,突然被告知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都会和她有着同样的困惑和恐惧。

那么,一旦做上血液透析,到底还能活多少年呢?这背后的真相究竟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医生的专业讲解,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团,驱散患者心中的恐惧和迷茫。

一、什么样的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

在医疗场景中,血液透析常被用于挽救患者生命、改善患者病情,它就像一个体外的 “人工肾脏”,承担着净化血液的重任。那么,究竟什么样的疾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呢?

终末期肾病是需要血液透析的最常见原因。各种慢性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多囊肾等。

随着病情的进展,肾脏功能逐渐丧失,当发展到终末期肾病时,肾脏无法有效地过滤血液中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导致尿素氮肌酐等毒素在体内大量积聚,出现水肿、恶心、呕吐、贫血、电解质紊乱等一系列症状。

此时,血液透析可以替代肾脏的部分功能,帮助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

急性肾损伤也是需要血液透析的常见疾病之一。

这种疾病通常起病急骤,在短时间内肾脏功能急剧下降。比如严重的外伤、大量失血、感染性休克等,都可能引发急性肾损伤。

患者会出现少尿甚至无尿的症状,体内的代谢废物如肌酐、尿素氮等无法排出体外,血钾也会迅速升高。导致高钾血症,严重时可引起心脏骤停

此时,血液透析就成为了挽救患者生命的关键措施。通过透析可以快速清除体内多余的水分和代谢废物,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平衡失调。

此外,有些免疫性疾病也需要血液透析。

一些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等。当累及肾脏导致严重的肾衰竭时,也可能需要血液透析来帮助患者度过病情的危重阶段。

同时,在一些特殊情况下,如肝肾综合征患者,肝脏功能衰竭引发肾脏灌注不足等问题。导致肾功能障碍,血液透析也可能作为一种支持治疗手段,为后续的治疗创造条件。

还有,严重的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时也需要血液透析。

如严重的高钾血症,血钾过高会影响心脏的正常节律,导致心律失常甚至心脏骤停。当通过药物等保守治疗无法有效降低血钾时,血液透析可以快速降低血钾水平,纠正电解质紊乱。

另外,严重的代谢性酸中毒、水中毒等。在其他治疗方法难以纠正时,需借助血液透析恢复体内的酸碱和水平衡。

除了前面提到的情况,多发性骨髓瘤、药物或毒物中毒以及严重感染合并急性肾损伤等情况也需要血液透析治疗,它是治疗多种严重疾病的重要手段。

但它并非适用于所有患者,医生会综合考虑患者的疾病类型、病情严重程度、身体状况等多方面因素,权衡利弊,为患者制定最适宜的治疗方案。

二、一旦做上血液透析,还能活多少年?

在医学技术不断进步的今天,血液透析已成为许多严重肾脏疾病及其他相关病症患者维持生命的重要手段。然而,当患者得知自己需要进行血液透析时,一个萦绕在他们心头的问题便是:一旦做上血液透析,还能活多少年?

这是每一位患者及其家属都无比关心的问题,毕竟生命的长度和质量,关乎着他们未来的生活走向。今天,就让我们跟随医生的专业讲解,一同揭开这个问题背后的真相。

血液透析,简单来说,就是通过机器模拟人体肾脏的功能,将患者体内的血液引出体外;经过透析器的过滤,清除其中的代谢废物、多余水分以及电解质等,再将净化后的血液回输到患者体内。

这一过程能够帮助那些肾脏功能严重受损,无法正常发挥排泄和调节功能的患者,维持身体内环境的稳定。但对于患者来说,血液透析并非一劳永逸的治愈方法。而是一种长期的、持续性的治疗手段,其生存年限受到以下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第一,患者的原发病因

导致患者需要进行血液透析的原发病因,是影响其生存年限的关键因素之一。

如果患者的原发病是一些相对良性的肾脏疾病,如慢性肾小球肾炎。在透析过程中,只要能够有效控制病情,积极防治并发症,患者的生存时间相对较长。这类患者在规律透析、合理用药以及良好的生活方式干预下,存活10年、20年甚至更久的情况并不少见

然而,如果患者的原发病是糖尿病肾病、高血压肾损害等。由于这些疾病往往伴随着全身多个系统的病变,病情更为复杂,治疗难度也更大。

糖尿病肾病患者除了肾脏功能受损外,还常常合并有心血管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等多种并发症。这些并发症不仅会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还会对患者的生存年限产生不利影响。

据统计,糖尿病肾病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后的5年生存率相对较低,约为50% - 60%。

同样,高血压肾损害患者如果血压控制不佳,持续的高血压会进一步加重肾脏损伤。同时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缩短患者的生存时间。

第二,患者的年龄

年龄也是影响血液透析患者生存年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年轻患者身体的基础状况相对较好,对透析治疗的耐受性较强,恢复能力也相对较快。

他们在透析过程中能够更好地适应治疗带来的身体变化,并且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更好地配合医生的治疗方案,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因此,年轻患者在接受血液透析后,生存年限相对较长。

相反,老年患者由于身体各器官功能逐渐衰退,免疫力下降。同时可能还伴有多种慢性疾病,如冠心病、脑血管疾病等,这些因素都会增加透析治疗的风险和难度。

老年患者在透析过程中更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力衰竭、心律失常、感染等,这些并发症一旦发生,往往会对患者的生命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导致生存年限缩短。

临床统计,65岁以上的老年血液透析患者,其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年轻患者。

第三,透析的充分性

透析的充分性直接关系到患者的生存质量和生存年限。

透析充分性是指通过血液透析,能够有效地清除患者体内的代谢废物和多余水分,维持患者体内的电解质和酸碱平衡,使患者达到较好的身体状态

如果透析不充分,体内的毒素和水分不能及时清除,会导致患者出现恶心、呕吐、乏力、水肿等症状。同时还会增加心血管疾病、贫血等并发症的发生风险,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年限。

为了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患者需要严格按照医生的建议。定期进行透析治疗,并且要保证每次透析的时间和透析液的流量等参数符合要求

此外,患者还需要定期进行血液检查。监测体内的毒素水平和电解质情况,以便医生及时调整透析方案。

第四,并发症的防治情况

血液透析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容易出现各种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贫血、感染、肾性骨病等,这些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对患者的生存年限有着重要影响。

心血管疾病是血液透析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也是导致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于血液透析患者往往存在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心血管危险因素。

同时透析过程中血容量的波动、电解质紊乱等也会对心脏造成损害。因此患者发生冠心病、心力衰竭、心律失常等心血管疾病的风险明显增加。

如果能够及时发现并有效控制这些心血管危险因素,积极治疗心血管疾病,患者的生存年限可以得到显著延长。

还有,贫血也是血液透析患者常见的并发症。

贫血会导致患者出现乏力、心慌气短等症状,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同时还会加重心脏负担,增加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通过合理使用促红细胞生成素、补充铁剂等药物,纠正贫血。可以改善患者的身体状况,提高患者的生存年限。

此外,感染也是血液透析患者需要重点防治的并发症之一。

由于患者免疫力下降,同时透析过程中需要反复穿刺血管,容易导致细菌感染。一旦发生感染,如肺部感染、败血症等,会使患者的病情急剧恶化,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存年限。因此,患者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保持透析通路的清洁,预防感染的发生。

第五,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

患者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对其生存年限也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

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如合理饮食、适量运动、戒烟限酒等。有助于提高患者的身体免疫力,增强对透析治疗的耐受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合理饮食对于血液透析患者尤为重要,患者需要控制蛋白质、钾、磷等营养素的摄入量,避免摄入过多的水分,以减轻肾脏和心脏的负担。

还有,适量运动可以促进血液循环,增强心肺功能,提高身体的代谢能力。同时,患者要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积极面对疾病,避免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的影响。良好的心理状态有助于患者更好地配合治疗,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从而延长生存年限。

总之,一旦做上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年限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

虽然血液透析不能完全治愈患者的疾病,但通过积极治疗原发病、保证透析的充分性、有效防治并发症、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良好的心理状态,患者的生存年限可以得到显著延长,生活质量也能得到有效提高。

写在最后:

总而言之,血液透析患者的生存时长受多种因素共同左右。

原发病的性质、患者的年龄状况、透析的充分程度、并发症的防治效果以及个人的生活方式与心理状态,每一项都在患者的生命进程中扮演着关键角色。尽管血液透析无法彻底治愈疾病,但这并不意味着生命的尽头。

患者积极配合医生治疗原发病,确保透析的充分性,严格按照医嘱进行透析,有效防治各类并发症。同时保持健康生活方式,就有机会大大延长生存年限,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郭雪梅,朱朕男,明虹秀,等.维持性血液透析病人10年生存率及影响因素[J].循证护理,2025,11(02):224-228.

2、丁志健,郭荣花,赵玉欣.不同血液净化方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残余肾功能的影响[J].山东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4,46(06):4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