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独家揭秘:赵露思抑郁症背后的故事

发表时间: 2025-01-01 22:35

独家揭秘:赵露思抑郁症背后的故事

通过国际、国家级专业权威机构发布的专业文件内容来和大家做一个科学、全流程的分享,帮助大家认识什么是抑郁症?

重要说明:请不要根据自己对内容的理解来分析自己是否患有抑郁症,文章最后附简易测评问卷,如果测评问卷属于“抑郁”请到专业医院进行咨询评估治疗。

什么是心理疾病?和一般心理问题的区别是什么?

从图中可以看出,人的心理分为正常心理和异常心理,正常心理分心理健康和不健康状态,不健康状态一般就是我们常说的“心理有问题”但是属于一般问题,通过心理咨询可以进行调整;但是如果长期处于不健康状态可能就会变成异常状态,心理异常就是心理疾病通常称xx障碍,例如抑郁障碍。

国际疾病分类第十一次修订本(ICD-11)中对抑郁障碍有明确的分类标准和说明:

从图中可以看到具体的抑郁障碍的分类说明概述。

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精神障碍诊疗规范(2020年版)中对抑郁障碍的治疗也做了相关的说明:

一、概述

1、 抑郁障碍是最常见的精神障碍之一,是指由各种原因引起的以显著而持久的心境低落为主要临床特征的一类心境障碍,伴有不同程度的认知和行为改变,部分患者存在自伤、自杀行为,甚至因此死亡。抑郁障碍是一种高发病率、高复发率及高致残率的慢性精神疾病。

2、 2019年中国精神卫生调查(CMHS)的数据提示,大陆地区抑郁障碍的终生患病率为6.8%。

3、 抑郁障碍单次发作至少持续2周以上,有反复发作的可能。经过规范治疗多数患者的病情可以缓解,部分可有残留症状或趋向慢性化,造成病程迁延。患者可存在严重的社会功能损害。在整个临床相中,不应出现符合躁狂、轻躁狂发作诊断标准的症状群,一旦出现,应诊断为双相障碍

4、 抑郁障碍多数为急性或亚急性起病,平均发病年龄为20~30岁,几乎每个年龄段都有患抑郁障碍的可能,女性多于男性(1.5:1~2:1)。单次抑郁发作的平均病程约为16周,发作后痊愈平均需要20周左右。若不治疗,病程一般会持续6个月或更久。

5、 经过抗抑郁治疗,大部分患者的抑郁症状会缓解。首次抑郁发作缓解后约15%~50%的患者不再复发。第3次以上发作,治疗缓解后未接受维持治疗的患者,复发风险几乎是100%。抑郁症状缓解后,患者一般可恢复到病前功能水平,但有20%~35%的患者会有残留症状,社会功能受损。

二、病因、病理及发病机制

1、抑郁障碍患者存在多种神经递质水平或相关神经通路的功能异常。比较公认的是单胺假说,即5-羟色胺(5-HT)能、多巴胺(DA)能和去甲肾上腺素(NE)能系统在抑郁障碍的发病中扮演重要角色。5-HT、DA、NE系统并不是独立运作,它们之间可通过多种配体-受体间的作用而相互影响。

2、抑郁障碍还可能与神经内分泌功能异常、免疫功能异常、脑电生理异常、脑影像学异常、个体的遗传素质及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目前研究结论尚不明确。

三、临床特征

(一)临床特征

抑郁障碍的主要临床表现包括核心症状及其他相关症状。可大体分为情感、躯体和认知症状等多个方面的特征。

1.情感症状

情感症状是抑郁障碍的核心特征,包括心‌境低落、兴趣减退甚至丧失,愉快感缺乏。低落的心境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存在,一般不随环境变化而好转。症状在一天之内可呈现节律性变化,如有些患者晨起心境低落最为严重,傍晚开始好转。

2.躯体症状

ICD-10中的“躯体症状”,即临床上传统所认为的“生物学症状”或“内源性抑郁症状”,包括体重、食欲、睡眠和行为活动等方面的异常。典型表现包括:①对通常能享受乐趣的活动丧失兴趣和愉快感;②对通常令人愉快的环境缺乏情感反应;③早晨抑郁加重;④存在精神运动性迟滞或激越;⑤早上较平时早醒2小时或更多;⑥食欲明显下降;⑦1个月中体重降低至少5%;⑧性欲明显减退。通常中、重度抑郁发作的患者都存在上述4条或以上的躯体症状。此外,部分患者还存在疼痛、心动过速、便秘等症状。

3.认知症状

抑郁障碍患者大多存在思维迟缓、注意力不集中、信息加工能力减退、对自我和周围环境漠不关心等表现,这类认知损害往往是可逆的。严重抑郁障碍的患者往往还存在悲观自责、消极厌世、自杀的风险,需要认真评估和预防。

4.其他临床特征

抑郁障碍患者除了出现上述主要症状外,还可能具有某些特定的临床特征。

(1)焦虑特征:抑郁发作的同时还存在显著的紧张不安,担心失控或发生意外等。常常因过度担忧而加重注意力不集中。严重的焦虑往往增加自杀的风险。

(2)混合特征:在抑郁心境背景下,患者出现心境高涨、自我评价过高、思维联想加速、精力充沛、参加高风险的活动、睡眠需要减少等表现(但症状的数目、持续时间均不能达到双相障碍的诊断标准),需考虑存在混合特征。混合特征是双相障碍的发病危险因素之一。

(3)忧郁特征:患者愉快感完全丧失,即便有愉快感也至多是数分钟,对日常愉快事件刺激缺乏反应,症状晨重夜轻。同时伴显著的精神运动性激越或迟滞、早醒、明显的厌食或体重减轻。需要注意的是,这类抑郁障碍患者往往抑郁严重程度较重,自杀风险高,多伴有精神病性症状,常需要住院治疗。

(4)不典型特征:患者表现为有正性事件时心境可以变得愉快并持续较长时间;睡眠增加或过度睡眠;食欲大增;全身沉重、肢体如灌铅样感觉;对外界评价比较敏感,人际关系紧张。对于具备上述特征的患者需要鉴别双相障碍的可能。

(5)精神病性特征:抑郁障碍有时会伴有幻觉或妄想等精神病性症状,可以与抑郁心境协调或不协调。与心境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内容多涉及无能力、患病、死亡、一无所有或应受到惩罚等,与心境不协调的精神病性症状则与上述主题无关。

(6)紧张症性特征:患者须符合以下至少2种表现:①不动(有亚木僵或木僵证据);②极度激惹;③极度抗拒;④怪异的自主运动(有特殊姿势、刻板运动、做作或怪相证据);⑤模仿言语或模仿动作。详见第三章第一节附录“紧张症”部分。

(7)围产期起病特征:围产期抑郁是指在整个妊娠期间至产后4周出现达到诊断标准的抑郁障碍,可伴或不伴精神病性症状。一旦患者产后有伴精神病性的抑郁发作,后续每次分娩的抑郁复发风险为30%~50%。

(8)季节性发作特征:这类患者比正常人对环境的季节性变化更加敏感。该症状发生常与光照的季节性减少有关,冬季型较夏季型多见,常在秋季和冬季(10月初至11月底)出现抑郁发作,而在次年春季和夏季(2月中旬至4月中旬)缓解。与非季节性抑郁相比,季节性抑郁患者的职业和认知功能损害较少,且多数具有不典型特征,如食欲/体重增加和睡眠增多。

四:治疗过程‏

五:⁦治疗方法:

药物治疗、心理治疗、物理治疗是常见的治疗方法,具体内容不展开了。


附件:抑郁自评量表SDS,中国常模修订版本。

1、 材料:由W.K.Zung1965年编制。含20个反映抑郁主观感受的项目,每个项目按症状出现的频度分为四级评分,其中10个为正向评分,10个为反向评分。

2、 使用范围:评定抑郁症状的轻重程度及治疗中的变化,热别是用于发现抑郁症病人,适用成年人。

3、 实测步骤:

a) 评定前受测者把整个量表的填写方法及每条问题的含义都弄明白,然后独立做出自我评定

b) 评定等级标准:

i. 没有或很少有时间

ii. 少部分时间

iii. 相当多的时间

iv. 绝大部分或全部时间。

填写时,根据最近一周的实际感受在适当的数字上打对号。

4、 测验的计分

a) 正向一次粗分1、2、3、4分;反向评分题目评为4、3、2、1分。

b) 把20个项目中的各项分数相加,得到总分X,然后*1.25后取整数,得到标准分Y。

5、 结果解释:中国常模,SDS标准分的分界值是53分,其中53-62分轻度抑郁,63-72分中度抑郁,72分以上重度抑郁。


题目:

1、 我觉得闷闷不乐,情绪低沉(忧郁)

2、 *我觉得一天中早晨最好(晨重夜轻)

3、 一阵阵哭出来或觉得想哭(易哭)

4、 我晚上睡眠不好(睡眠障碍)

5、 *我吃的跟平常一样多(食欲减退)

6、 *我与异性密切接触时和以往一样感到愉快(性兴趣减退)

7、 我发觉我的体重在下降(体重减轻)

8、 我有便秘的苦恼(便秘)

9、 心跳比平常快(心悸

10、 我无缘无故地感到疲乏(易倦)

11、 *我的头脑和平常一样清楚(思考困难)

12、 *我觉得经常做的事情并没有困难(能力减退)

13、 我觉得不安而平静不下来(不安)

14、 *我对未来抱有希望(绝望)

15、 我比平常容易生气激动(易激惹)

16、 *我觉得做出决定是容易的(决断困难)

17、 *我觉得自己是个有用的人,有人需要我(无用感)

18、 *我的生活过得很有意思(生活空虚感)

19、 我认为如果我死了,别人会生活得更好(无价值感)

20、 *平常感兴趣的事我仍然感兴趣(兴趣丧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