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25-01-26 19:50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尤其是小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哪里会有不犯错的时候。但孩子犯错了家长也不要轻易责备孩子,尤其是在下面这七种情况下,千万要注意!
一、对众不责
在公共场合,不要当着大家的面责备孩子,这样会严重打击孩子的自尊心,让他终身难忘。并且对于一些心理本来就不是太强大的孩子来说,那就是一种毁灭性的打击,会给他造下多年挥之不去的心理阴影,导致心情压抑,产生自卑之心。
二、愧悔不责
如果孩子已经认识到错误,并且已经在后悔了,在感到惭愧了,家长就不要再继续责备了。否则就会适得其反,使孩子愧疚过度,抑郁成疾,影响身心健康。他都已经认错了,你还在责备他,还想他怎么样呢?这不是在逼他吗?
三、暮夜不责
到了晚上,就不要责备孩子了,因为晚上是睡觉的时候,这时候责备孩子,他就很难入睡了。被家长责骂一顿,心里肯定很不舒服,心情沮丧,心神散乱,辗转反侧,要么失眠,要么做噩梦,甚至会留下阴影,造成长期性失眠。
四、正饮食不责
古人讲:“食不语,寝不言”,吃饭的时候,就要专心吃饭,这样才有助于食物的消化吸收。说话都不应该,更何况在吃饭的时候责骂孩子呢?那就更不行了,他这饭还能吃下去吗?即使强忍着咽下去,也容易使孩子的脾胃受损,长期吃饭时责骂孩子,就会使孩子产生厌食的心理,导致营养不良,发育迟缓。
五、正欢庆不责
孩子在高兴的时候,全身气血畅通,忽然被家长这么一责备,就好像往烧红的铁片上浇了一盆冷水,那种刺激,很容易伤了孩子的身心。家长长期这样,就会导致孩子胆小,容易受到惊吓,失眠多梦,心神不安。
六、正悲忧不责
孩子已经很悲伤了,就不要再去责备他了,这无异于给孩子伤口上撒盐,让他受到更大的痛苦和打击。很多寻短见的少年,其实都是被父母逼迫的,在孩子忧伤的时候,不去安慰,反而还去指责,只能让孩子无可依靠,走向极端。
七、疾病不责
孩子在生病期间,已经饱受病痛的折磨,这种时候,无论发生什么事情,都不要再对孩子进行责备了,否则就是给孩子雪上加霜,伤口撒盐,加重孩子的病情,使孩子受到更大的伤害。孔子说“父母唯其疾之忧”,孩子这时候最需要的就是关怀和照顾,作为父母,怎么忍心这时候去责备孩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