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探索人生的意义:不断修行,砥砺前行

发表时间: 2024-12-18 11:34

探索人生的意义:不断修行,砥砺前行


人生,且修且行

十年前,陈同学说,她是修行人。我一愣,啊?你出家了?我对修行最早的理解,就是特指出家人的生活。

最近,吕同学谦卑地说,他还不敢自称修行人,他只是个修学人。

那么,修行到底是什么意思呢?

我先给修行下个定义:修行,就是持续努力,寻找人生使命,实现人生意义的过程。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词:努力,使命,意义,过程。

使命,是个人或组织存在的理由。比如,马克思共产党的使命是解放全人类,马云阿里的使命是让天下没有难做的生意。这些是组织的使命。当然,我们也会发现,有些组织只是把使命挂在嘴上,说的和做的并不一样。把使命当工具,挂羊头卖狗肉,也就失去了使命的意义。

使命这个词,确实高大上。大部分人追求的,只是小确幸。然而,幸福是有不同层次的,吃了一顿美食是幸福,考上大学是幸福,身体健康是幸福。最大的幸福是什么呢?马斯诺说最大的幸福叫自我实现。自我实现就是找到人生使命、实现人生意义。所以,使命对每个人至关重要。

据说,所有人都是带着使命来到这个世上的。但是,至少80%的并没有想过他的人生使命是什么,只有不到20%的人会寻找他的人生使命。而这20%的人当中,又有80%终其一生并未寻得。真正找到自已使命的人只是20%中的20%,也就是4%的人找到了他的使命。

以上数字只是根据2/8法则推测,不是实际统计。想说明的是,真正找到人生使命的人少之又少。所以说,能够得到终极幸福的人,其实不多。

那么,如何找到人生使命,如何实现人生意义呢?这就需要树立正确的认知,并用正确的方法持续努力。这个过程,就是修行。

修行分三步:见、定、行。

修行的第一步是“见”。

就是树立正知正见。知见,在修行中是第一位的。认知一定要正确,一定要到位。如果认知不正确、不到位,就把自己局限在一个狭隘的范围内。知见有问题,再怎么努力,也修不出认知之外的成果。

我们在俗世生活中,偶尔也会以为找到了人生使命。但是,过段时间,又发现使命变了。这是因为在人生的不同阶段,我们的经验不同,阅历不同,对世界的理解也就一直的变化。

真正的人生使命,有强大的定力,应该是稳定不变的。变来变去的使命都不是真正的使命。

修行的第二步是“定”。

《大学》有段话,完美概括了“定”的方法、过程和意义:“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静,静而后能安,安而后能虑,虑而后能得。”

定又分为大定和小定。如果能在一定时间内,置心一处,这就是定。不过,这只是小定。小定是短时间内,有选择地专注于某一点。无论是专注几分钟、几小时,哪怕几天,都是小定。

如果能始终对一切保持觉知,就是对一切做到普遍性注意,这才叫大定。据说,释伽牟尼到达了大定的境界。而我们凡夫俗子,今生能够小定就很不容易了,如果还能在小定的路上往前多走几步,那就是很大的成就。

为什么修行的层次要用定来检验呢?因为能够到达的定的状态,决定了我们身心健康的状态。定的层次越高,我们的身心就越健康,愉悦感就越强,离终极的幸福就越近。

据说,真正的人生使命,不是在俗世中,通过逻辑思考得来的。真正的使命,只有进入定中,自然得到。

修行的第三步是“行”。

先找到真正的人生使命,下定决心为使命奋斗终身。这叫做“发愿”。

发愿之后,以实际行动践行人生使命,从而真正成就人生的最高意义。这叫做“行愿”。

因为我们此生大概率到不了释伽牟尼的境界,所以既要以其为方向,又不能执着于具体的结果。要辩证地看待抬头看路和埋头拉车的关系,这就是不二法门。正确的态度是,在路上,就好了。

修行是人生的大课。修好这门大课,并不一定要出家。人生的种种烦恼,换个角度看,都是修行的助缘。所以,我们倡导人间修行。

人生难得啊!

做个修行人,且修且行,走在见、定、行的路上,方才不枉此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