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琼瑶夺夫事件揭示的经济主权问题

发表时间: 2025-01-02 23:49

琼瑶夺夫事件揭示的经济主权问题

林婉珍的前半生犹如一张惨白的背景板,被平鑫涛琼瑶的“轰轰烈烈”衬托得黯淡无光。


这长达半个多世纪的三人感情纠葛,随着平鑫涛和琼瑶的相继离世,终是落下帷幕,也让林婉珍慢慢走到台前。


原本才貌双全且经济独立的女子,在交出经济主权后,便不再有任何话语权。


作者 | 红拂夜谈



原生家庭的阴影,是诅咒还是命运


1930年,林婉珍在上海出生了,父亲在上海开了家布店,在那个时代,还算是小富有余。


可惜,林婉珍并不是出生在现代,没能成为一个独生女,而是出生在一个子嗣繁多的家庭。


这个家有多少人呢?除了父亲母亲 ,还有一位姨太太。


母亲生了8个孩子,姨太太生了7个孩子,又领养了1个孩子。虽然这些孩子,之后夭折了3个,但是算下来也有13个兄弟姐妹了。


林婉珍的母亲虽然是正室,但却并不受父亲待见,整日伴随姨太太左右。


只有当这位姨太太生病了,才想起家里还有个人,便吩咐母亲去照顾姨太太。


母亲每个月的生活费只有5元,可是父亲自己打牌经常一把就输几十元,给姨太太的吃穿用度更不用提。


在母亲的8个孩子中,林婉珍是幼女。


从小,林婉珍就看着自己的7个哥哥姐姐,过着不同于姨太太孩子的生活。


哥哥生病了,父亲也不闻不问,甚至上学的22元学费,也要百般讨要才给。姐姐就更惨了,早早就被送去,给别人家当童养媳。


而她自己,在这个家里毫无存在感,所以11岁的林婉珍就学会了打毛衣,好让自己整个冬天过得不那么难受。


中学的时候,她大着胆子,向父亲表达自己的想法:不想再去教会学校念经了,想要去私立女中。


父亲一听是私立学校,顿时脸就垮了下来,认为花钱在女儿的教育上,简直就是浪费钱。


一家人好说歹说,父亲终是不情不愿付了学费,但是偏偏还差一学期就毕业,父亲怎么也不肯续费了。


林婉珍求父亲让自己上学,父亲吃着自己的山珍海味,看都不看她一眼。


也许在这个男人眼里,林婉珍应该像她的姐姐们那样,早早被卖去做童养媳才好。


好在林婉珍从小便很有才华,写得一首好字,书法老师得知此事,不忍看她辍学,便主动向校长提议,减免了她剩余一期的学费。


对于父亲,林婉珍有愤恨吗?我们无从得知,但是可以从她的自传中捕捉到原生家庭的忽略与伤害。



林婉珍在那样一个战乱的年代,出生在一个并不困顿的家庭,但她的童年却是一片荒芜。除了情感上的忽视、经济上的乞讨,平日的饮食也是天上地下。


父亲是很爱吃的,所以长得很胖很胖,早上一起床就要吃面包、牛奶和鸡蛋,平时招呼母亲给他炖补品。


到了上午九点,又要吃一顿正式的早餐,同样都是稀饭,但是配菜却大大不同。


父亲吃的是稀饭加皮蛋、肉松、花生,孩子们吃的却是稀饭配咸菜、萝卜干。


吃完了这顿,午餐和晚餐之间,母亲还要专门做鹿筋炖猪脚给父亲。


什么样的父亲会这样对待自己的原配和孩子?就是一个自私的男人。


而自己的母亲,扮演了一个家庭保姆和下人的角色,忙前忙后,安分守己。


是不是觉得很熟悉?真是像极了多年以后的平鑫涛和林婉珍


这究竟是诅咒,还是命运?



本不是理想对象,却因感动而成家


为了逃离原生家庭,林婉珍决定不再继续读书了,也没有人供她读书了。


16岁的林婉珍初中毕业后,为了找工作,学了中英文打字,想做一个打字员。正好有两个哥哥在台湾,便想着可以去台湾投靠哥哥们。


1947年,林婉珍来到台湾,住在姐姐家里,在补习学校上了1年夜校。正好姐夫是一家企业的厂长,林婉珍就去姐夫的厂里当了2年的打字员。


有了第一份工作的经验,林婉珍两年后来到了台湾肥料公司,算是拿上了铁饭碗。也就是在这里,认识了她的孽缘:平鑫涛。


19岁的林婉珍,怀揣着对新生活的向往,来到了大公司。她性格内向,气质出挑,很多人找她搭讪约会,甚至还有人托处长约她,她都没有答应。

可是平鑫涛不同,他可太会了。


平鑫涛早早就注意到了林婉珍,可是他在2楼的会计处,林婉珍却在1楼的业务处。


但对于经验丰富的平鑫涛来说,这都不是问题。他看到业务处的双语打字机,突生妙计。


一日午休,平鑫涛借故来用打字机,说是趁着午休来练英文打字。一来二去,平鑫涛每日都来,便与林婉珍聊了起来。


林婉珍在自己的自传里写道:“当时我并没有特别留意他,因为他不是我喜欢的类型。”


平鑫涛知道林婉珍对他没意思,但他很愿意等,也很注意保持分寸,渐渐两人也越发熟悉。


平鑫涛眼见时机成熟,便约她喝咖啡,约她看电影,跟她聊诗词歌赋,聊当代文学。


林婉珍喜欢书画,但不太了解文学,听到平鑫涛说这些,觉得很是新鲜。两人就这样聊了两三年,公司所有人都以为他们是一对。


一日,平鑫涛出了车祸,看到林婉珍前来探望自己,很是感动,以为林婉珍终于对自己有意思了,便主动表白。


可林婉珍当场就拒绝了,她说:“你不是我理想的对象。”


主要原因是矮,在林婉珍的审美中,男的至少要1米75,平鑫涛可差了一大截。


但平鑫涛没有放弃,还给她写了一张纸条,上面写着:“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


他疯狂的缠着她,约她看电影,在雨中等她,心软的林婉珍终是被感动了。


也就是这份感动,让她误以为是爱,懵懂中与他走向了婚姻。

实际上,这个男人后来也是用这一套,对付了另一个女人。



为支持丈夫梦想,放弃工作待家中


1955年,端着铁饭碗的林婉珍,工作没了


因为在这一年,她和平鑫涛结婚了。当时公司规定,如果结婚,夫妻二人只能有一人留下。


而此时,她与平鑫涛一起创办的皇冠出版社,正是艰苦创业时期。


结婚之前,林婉珍有些犹豫,虽然两人已经交往了,但是结婚始终是大事,而且自己会因此丢掉工作。


见林婉珍不肯答应,平鑫涛连忙说,自己在公司的资历比较久,靠这个资历可以分到一套房子,如果结婚就有家了!


家,这对于林婉珍来说,是一个多么重要的概念,她多么渴望真正有一个自己的家。


于是,她认真问平鑫涛:“你是在向我求婚么?”


平鑫涛却转移重点,说:“我从大陆带来了2两金子,为了跟你交往,全都花光了,你能不嫁给我吗?”


林婉珍一听,又感动又愧疚,便当场答应了。


很多年之后,林婉珍才知道,平鑫涛惯会哄骗,2两金子是真,但全为她花光是假,有大半都是自己花掉了。


婚前倒是甜言蜜语连哄带骗,新婚之夜就开始不好好说话,露出嘴脸。


新婚那夜,平鑫涛非要铺桌布点蜡烛,说是这样更浪漫、更有气氛。


可偏偏蜡油滴答滴答,平鑫涛问都没问,就顺手拿了林婉珍的毯子接上。


眼看着蜡油滴到毯子上一大摊,毯子都快被滴坏了,林婉珍心中难过,趴在地上一点点抠着蜡油。


平鑫涛看到以后,也不问缘由,反而大发脾气,说:“到底是毯子重要,还是我重要!”


其实,这张毯子,是父亲送给林婉珍唯一的东西,她自是十分珍惜。


平鑫涛拿她的东西,没有过问她,也不知道这张毯子的意义,更不关心她为何难过。


这个男人只在怪她破坏气氛,不懂浪漫。


而当时的她,却也在这个男人的PUA下,责备自己太不懂浪漫,太过务实。


这,只是日后漫长婚姻的第一天,苦日子还在后头呢。


平鑫涛是一个过分追求浪漫和品质的人,他要吃带筋的牛肉,要吃冰镇的水果。


对生活有品质,这本来也没什么,但这一切,都是建立在林婉珍的跑腿和付出上。


附近菜场的肉丈夫不满意,她为丈夫去异地买菜,忙活半天就是为了挑丈夫爱吃的带筋牛肉。


家里没有冰箱,丈夫要吃冰镇水果,只好自己一个人搬着28斤的冰块,再放到冰柜里。


原本是一个才貌双全且经济独立的女子,一转身就变成了灰头土脸的家庭主妇。

当时的日子有多苦呢,孩子们都在生长发育,可家里却买不起鸡蛋,林婉珍只好养鸡生蛋,好让孩子们能够补充营养。


照顾完家里,怀着孕的林婉珍,还要去出版社干杂活和打扫卫生,因为他们请不起员工。


当时出版社的经营十分惨淡,但依然有很多业务要处理,这个业务就是:退书。


当时的退书有多少呢?书多到堆满了平鑫涛的房间,全是客户退回来的。


而一个个处理退书,是很繁杂的事务,除此之外,电话推销订阅也是不能少,包书发货也是不能停,这些都是林婉珍自己一个人在做。


但是说到底,这一切都是平鑫涛的梦想,办杂志,做出版,都是这个文艺男的个人梦想而已。


那他平时在忙什么呢?忙着陪客户吃饭喝酒,从不处理杂事。


而林婉珍的梦想是什么呢?也许那个时候,她从来没想过。


但好在这样的苦日子,终于被另一个女人拯救了,但也生生拆散了她的五口之家。


携手与丈夫共苦,他却与别人同甘


1961年,皇冠已经连续亏损7年了,但平鑫涛不愿意放弃,终于等待了他的女神+财神:琼瑶。

1962年,琼瑶开始给杂志社投稿,平鑫涛看中了她的文笔和故事,向她积极约稿。


1963年,琼瑶完成了自己的成名作《窗外》,正是这部作品,让杂志社扭亏为盈。


《窗外》的影响和发行量有多大呢?据平鑫涛自己说,至今为止都是杂志社的销冠,无人打破。


1963年的冬天,平鑫涛邀请琼瑶来台北接受电视台的采访,他主动去火车站接她。


后来平鑫涛在自己的自传中表示,自己对琼瑶一见钟情。



他写道:


“本来只是对她文才的仰慕,没有任何私情的羁绊,但那‘不忍’,尤其知道‘不忍’后的故事,难免‘怜惜’,波动了心弦的第一个音符。”


台北车站,拥挤的人群中,一个蓝衣女子缓缓前来,像电影中的慢动作,那么优雅,那么飘逸,四周的人群,out of focus!

从未谋面,但刹那间,肯定她是‘她’!

她——你走进了我生命的另一半!

开始体会什么是生活,什么是情趣,才知道人间真的有这么惊天动地的爱情,不仅出现在‘琼瑶的小说里’。”


而此时,傻傻的林婉珍却一直坚定表示:“我相信鑫涛一开始对琼瑶只是单纯的照顾,对她并没有特别的想法。”


后来平鑫涛送琼瑶唱片机,邀请琼瑶搬到自家对面,请人照顾琼瑶孩子,雇人料理家务。每天下午都去琼瑶家待2小时,晚上还在她家通宵打麻将。


这早已超越了一般杂志社老板和签约作者的关系。


林婉珍慢慢发现事情不对,终于在丈夫的书房,翻到了琼瑶写的情书:


“窗外正稀里哗啦下着小雨,你来了,寂寞就从门缝里出去”

“我一旦动了真感情,就会把生命撞进感情里。”


还写着他们常去海边踏浪,平鑫涛在岩石背后偷吻琼瑶。


看过情书之后的林婉珍做了一个选择,她选择了隐忍


她可以不做一个妻子,但她要做个好母亲,要给孩子一个完整的家。

林婉珍当时第三个孩子还没成年,她必须要忍耐,忍到小儿子已经长大。


她不想自己的孩子重蹈覆辙,过上需要伸手找父亲讨钱治病上学的日子。


说到底,这一切的背后,都是经济主权上的缺失。


她不是输给了琼瑶,而是输给了生活,输给了无法经济独立的自己。


但当时的林婉珍没有意识这个问题,还把自己比喻成粗糙的搪瓷盘子,把琼瑶比作精致易碎的骨瓷

其实就算是搪瓷盘子又怎么了,只是没有遇到欣赏的人罢了。



重拾画笔结良缘,九十五岁心已平


等到小儿子长大,林婉珍终是同意了平鑫涛的苦苦哀求,答应了离婚,终于开始做自己。


之前说过,皇冠出版社是平鑫涛的梦想,他和琼瑶的审美十分一致,但其实林婉珍并不痴迷这些情情爱爱。


于是,离开平鑫涛的林婉珍,创办了林白出版社。林,是自己的姓。白,寓意着从头开始。


林白出版社的方向和皇冠出版社截然不同,更加关注教育和学术领域,几年内便坐上了台湾出版社的重要位置。


她没有选择活在怨恨里,而是十分珍惜自己得之不易的自由生活,更明白了一个女人真正的独立,就是经济独立。


她重新拾起了画笔,认真学习国画,一画就是十余载。


而九十多岁的她,每天依然醉心于自己的艺术创作之中,如今已然是画家林婉珍


她的三个子女也十分孝顺,还收获了一位真心待她不负她的爱人:王子平


王子平原本是台北的一位医生,林婉珍离婚多年后,本打算一个人生活。


王子平理解她在感情中受的伤害,他不似平鑫涛那般说些甜言蜜语,而是经常来陪她。


他陪她画画,陪她写字,陪她去看画展,陪她去写生。林婉珍在家中画画,王子平就在家中做饭、打扫,照顾她。


林婉珍前半生为平鑫涛付出的点滴,后半生在王子平身上又追了回来。


王子平还很爱书法,他们经常交流书法和绘画,而平鑫涛从来不关心林婉珍喜欢什么。


林婉珍和王子平顺其自然的在一起了,二人的婚姻也受到了子女的祝福,他们婚后过得很幸福。


林婉珍也更加积极投入到自己的绘画中,相继出了4本画册,办了300多场画展,作品获得了亚太地区第二届金狮文艺奖、新加坡新神州艺术院“火凤凰杯”金奖,同时被中正纪念堂、国父纪念馆、台湾艺术教育馆收藏。


她的作品展览到了新西兰日本美国,还担任了中国美术协会、中华书画会、台北中国画研究会的理事,同时还是中山科学研究院、台北市民福祉社区的国画老师,还是新庄艺文中心美展的评审,新北艺文协会的艺术顾问。


媒体问到当年的事情,她总是淡淡的笑着,说:"人生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痛,放下执着,才能活得更轻松。"


在这场三个人的修罗场里,她输了前半场,却赢了后半场。


好在百转千回后,终是找回了自己,执笔画余生。


-END-

本文信息参考书籍来源:

《往事浮光》《我的故事:雪与火交织的人生》《逆流而上》《雪花飘落之前》

注:文中内容均有反复参阅及核对,仅在客观事件之上,根据已知人物性格,做可能性叙事推演,若有任何主观失实或疏漏之处,可评论区礼貌探讨,以供勘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