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毛藏獒大全网

专家解读:老年人晚上睡太早影响健康吗?最适入睡时间是多少?

发表时间: 2025-01-24 15:40

专家解读:老年人晚上睡太早影响健康吗?最适入睡时间是多少?

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在今日头条全网首发72小时,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文章不含任何虚构情节和“艺术加工”,无任何虚构对话,本文不含任何低质创作,意在科普健康知识,请知悉。

夜晚,大家都知道,睡觉是修复身体、养精蓄锐的关键时刻

不过,最近有个问题引发了不少讨论,那就是:老人晚上睡得太早,对身体健康反而有害?

你是不是也曾听到过年纪大的人一到晚上八点就已经安稳入睡,大家都说这是个好习惯。

但这真的是好习惯吗?

你家里的老年人是不是也早早就躺下了?

也许,你一直以为老人的早睡早起是健康的表现,结果其实可能并非如此,反而有点“错位”了。

早睡真的就好?

你也许会觉得,晚上8点钟就睡觉,那可真是太健康了吧。毕竟睡得早,起得早,像是老祖‬宗传下来的健康秘诀,似乎应该没错。

但是,真的是这样吗?老实说,早睡并不一定代表好睡眠,更不一定对健康有利。

你有没有想过,时间对睡眠的影响,其实比你想象的要大得多。

睡眠,尤其是深睡眠阶段,其实是有“黄金时段”的。

你可能觉得每天晚上10点睡,早上6点起是最自然的状态。

但真正的“黄金时间”其实是晚上11点到凌晨1点之间。

这个时间段,人体的修复和恢复能力会达到顶峰,而早早就进入梦乡,往往会错过这个“修复黄金期”。

如果老人晚上8点就早早躺下,虽说睡了很久,实际没有充分利用身体的“深度修复期”。

而且,早点睡也有可能让人早早醒来,尤其是到⁤了清晨,那时候身体的生物钟可能还没完全适应,搞得一整晚的睡眠质量并不理想。

很多人一觉醒来,可能觉得并没有休息够,甚至有时半夜就醒过来,翻来覆去地睡不着,这就是因为错过了那段黄金的深睡眠时光。

人体的生物钟“不是所有时候都听话”

说到人体的生物钟,我们其实每个人都有一个潜在的“时区”,这就像是你会知道自己最佳的睡觉和起床时间。

这个节奏和你晚上睡觉的时间有很大关系。

如果你坚持在固定的时间入睡,身体的内部机制会逐渐适应那个节奏,维持自然的休息模式。

但是,许多老人并不太注意这个规律。有的因为年纪大了,晚上困得早,心里觉得“早睡早起,健康无忧”。

但其实,他们有可能误入了“盲区”。

科学研究表明,人体的生物钟对于不同年龄段的人,其节奏和最佳的休息时间是有差异的,特别是到了中老年期,人的生物钟会出现一定的偏差。

老年人比年轻人更容易早早感到困倦,生物‌钟把他们推向了更早的入睡时间。

这个时候,早睡虽然看起来没啥不妥,可是身体实际并没有在最合适的时段获得充分的休息。

而一旦错过深度睡眠阶段,身体的自我修复、免疫力提升,甚至内脏器官的清理工作就会受到影响。

你可别小看这个“错过的黄金期”,它可是跟心脏健康、血糖控制、记忆力等大问题息息相关!

那入睡时间应该什么时候?

说了这么多,⁡难道就没有一个标准时间让人参照吗?

实话说,科学家也给出了一个相对“理想”的入睡时间,那就是晚上的10点到11点之间。

这个时间段,人的生物钟和自然环境最为契合,能让人体得到最佳的休息。

但是,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这个时间入睡。

比如有些老人白天小睡过多,到了晚上就会变得很“早困”。

所以,提醒老人调整入睡时间,最好在晚上的10点半到11点之间上床,这样才能更好地确保晚上的睡眠质量。

尤其是在晚上的深睡眠期,身体会更有效地进行自我修复,促进免疫系统的工作,甚至有助于调节血压和血糖。

不过,光是这个时间段入睡,还是不够的。

更重要的是,大家要保持规律的作息,避免长时间的“倒时差”,让身体逐渐适应并在这个时段形成生物钟的稳定。

睡得早,起得早,也可能带来问题

说到早睡,接下来还得聊聊早起的事儿。有人总是习惯早早起来,感觉这样一天能干很多事,健康也有保障。

可惜,早起不一定对每个人都适用,尤其是老年人。

一旦早晨起得太早,脑袋还没清醒,白天的状态也未必好。特别是有些人,早起后没事儿可做,反而心情低落,反倒感觉整个人都没精神。

研究显示,早起的老年人,尤其是如果他们的睡眠质量不好,容易因为缺乏休息和充足的⁡深度睡眠,导致白天的身体疲劳感增加,心情低落,甚至影响到血糖、血压等健康指标。

尤其是对于那些习惯性早睡的老人,早上五六点就醒了,实际上他们的身体还没有完全恢复过来,这种不完全恢复的状态对健康并不好。

老人“睡得早”与“失眠”之间的关系

这里不得不提一下,很多老人喜欢睡得早,可是过早入睡有时会导致睡眠周期被打乱。

换句话说,有些老人虽然很早上床,但因为刚开始就睡得太早,结果到了半夜三四点,开始“醒了”。

这就是“夜醒症”,⁧也就是所谓的“早醒失眠”。

早醒的原因并不复杂,就是身体提前完成了睡眠周期,到了凌晨时分,身体早已恢复到某种程度,因此会自然醒来。

这个时候,即便是再躺下去,脑袋也很难再次进入深度睡眠。

长期这样下去,可能会引发精神疲劳、焦虑症等问题。

那该如何改善‍?

既然早睡可能带来的问题那么多,那究竟该怎么调整?

首先,老人要避免白天过多的小睡。

虽然白天小睡有时是必需的,但如果晚上入睡时间提前太多,白天的疲倦感太强,容易提前入睡,进而影响夜间深睡眠的质量。

尽量保证白天活动足够,晚上就不容易早早感到困倦了。

另外,晚餐尽量不吃得过饱,避免一些刺激性食物。

这样有助于晚上‮入睡时,肠胃能休息得更好,身体也能迅速进入深度睡眠的修复期。

最重要的是,尽量保持规律的作息时间,不要让身体长时间处于“夜猫子”的状态,也不要让人随随便便就调整入睡的时间。

‌对此,您有什么看法?欢迎评论区一起讨论![玫瑰]

参考资料

[1]覃烈全.带你正确认识睡眠障碍[N].甘肃科技报,2024-06-14(005).